六百九十一章 出戰(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069 字 10个月前

次日,木征奪取鳥鼠山後,便令其兄弟結吳延征,瞎無叱率軍沿著渭水河順流直下,想要乘勢奪取渭源堡。

章越讓唐九,李夔出城迎敵,景思立帶兵策應,雙方在城西戰了一場後,結吳延征,瞎無叱見不能勝主動率軍後撤。

章越見穩住了戰局,便讓景思立將他的兵馬與自己的兵馬合cào,景思立也不謙虛,動手tiáo教其渭源堡的兵馬來。

而木征攻下鳥鼠山並大破宋軍後,非常高興當即寫信向黨項卓啰和南軍司監軍仁多保忠報捷,許諾攻下渭源堡後以二十口鹽井相酬。

同時木征也是催促熙河兩州正在觀望蕃部各族,讓他們速速帶兵來此,同樣許諾以鹽井相酬。

至於仁多保忠得知木征勝利的消息後,也是非常意外,當即從蘭州派出兩千黨項兵支援木征。

木征得到仁多保忠出兵的許諾,以及各部的效忠後不由有些躊躇滿志,他將大帳設在了鳥鼠山,每日擺酒設宴與部下將領以及各部蕃部首領開懷暢飲。

同時木征派人書信給章越,表示只要他退出渭源堡,他就既往不咎立即罷兵,絕不殺傷宋軍一人,並重新臣服於大宋。

章越知道木征等待大軍匯齊後再攻打渭源堡,故而擺出一副不願趕盡殺絕的樣子,但他也順勢與木征派來的使者進行談判。木征以為麻痹了宋人,便提出要與章越重立文法。

立文法是蕃部之間的盟誓,木征提出要求與大宋重定盟誓,章越肯定不能答允,只是暫且虛以委蛇,同時讓景思立抓緊cào練宋軍,另一面則派人至古渭向王韶求援。

而木征也不是閑的,他遲遲不出兵也是等來了董氈的支持。

董氈雖與木征不和,但也知道chún亡齒寒的道理。

董氈自立為王,下有國相議事廳和國主親屬議事廳二衙門,一個類似於外戚,一個類似於下面部落首領議會。

董氈下面也是議論半個月,最後拿出決定派出董氈養子阿里骨出兵救援。

阿里骨是於闐人士,為董氈收養後,在青唐蕃部中也是出了名的能征慣戰。

有了董氈出兵的承諾後,木征氣勢更壯,與章越談判的條件也是越開越高,最後索性也是不裝了,率軍壓了過來直抵渭源城下。

章越得知木征主力出鳥鼠山的消息後,登上渭源堡城頭看著從西面開來的青唐大軍,但見是黑壓壓的一片,千軍萬馬在其中奔馳,氣勢極是駭人。

木征點集了一個月,又在鳥鼠山上駐扎了一個月,終於給他湊夠能帶上陣的所有兵馬。

此刻已是十月中旬,秋風肅殺之下,其兵馬之多,給人帶來一等風聲鶴唳之感。

一旁的智緣與章越道:「貧僧探聽得木征底細,黨項與董氈都不是真心相助木征,他們兵馬都還在路上,還有熙州河州兩州部族中多年與我朝交易往來,多也不為『文法』所拘,廝殺起來多也不肯賣力,真正需擔心的只是木征本部,這些都是瞎氈的舊部,如今為木征所襲。」

智緣這說話明顯是有安慰的成分的,但章越也知道自己將勝利的期望,完全寄托在木征內部不和或犯什么低級錯誤上是不可能的。

木征兵馬多,但宋軍也是訓練有素,只是自己實在沒有帶兵的經驗,也並非這方面的人才。

章越對一旁的景思立道:「景知軍,由你來全權指揮兵馬如何?」

景思立吃驚道:「龍圖,這是?」

章越道:「鼠鳥山之敗後,章某反思了一番,知道自己不是將兵之才,與其如此,倒不如放權給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