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三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2556 字 10个月前

當日參與圍攻的各部都傷亡不小。

大帳里各部首領都是耷拉著腦袋不說話,他們都不願參加這場對宋的戰爭,若不是因為出征前都立過文法,盟過誓,他們如今早就打退堂鼓了。

而此刻木征則是鐵青的臉,因為他的弟弟巴氈抹xiōng口被宋軍的床弩一箭對穿,當場就斃了命。

木征看了一眼其弟巴氈抹的屍體,抽出腰刀來抹破手指頭,然後將鮮血一道一道地橫抹在額上。

各蕃部首領本之前都打算向木征要求退兵,但木征此舉皆不言語了。蕃部最重血親復仇,若生積怨,幾代人都不會釋懷,必要親手報復了對方為止。

木征此舉代表他與殺他弟弟的宋軍之間,只能有一個人活著。

木征面sè如血道:「阿里骨與黨項人看得也很久了吧,如今該他們出手了!」

木征本意是不想讓董氈和黨項人chā手,他也有借此展露實力的意思,將來才能在河湟之地與董氈,黨項有分庭抗爭的一席之地。

如今木征卻不得不拉下這個臉了。

而此刻宋軍營壘中是一片歡騰的景象,白日里蕃部騎兵傷亡不小,但宋軍在營壘防御下,又是以弓弩遠程御敵,傷亡的卻是不多,只有張塞所部的廣銳軍鎮守的前鋒大營傷亡了二三十人而已。

到了夜里,宋軍營壘燈火通明。

營壘已被修至了一丈多高,壕溝也挖了兩道,並且往木征大帳又抵近了半里,徹底地修到了木征眼皮子底下。木征的士卒想要出營打水都在宋軍弓弩的射程下。

至於營壘通往城中之處,也是修了一道甬道。

章越連夜出城抵至軍中視察,但見士卒們士氣都非常的高昂,這讓他十分欣慰。

趁著兩方止戰,各營指揮都到中軍議事,大家都認為蕃軍不堪一擊,幾個將領還放出明日取木征首級的豪言壯語,甚至景思立也是有些輕敵。

章越卻認為木征雖不如黨項,但好歹也是據守一方的雄主,不至於如此不堪一擊。但自己不懂軍事,就一切聽著景思立安排。

章越如今要作的事,就是在帳內先賞賜了今日立功的將士。章越出城時是直接提著一個籮筐的金銀來的,下面將領奏上來的有功士卒,章越二話不說當場就賞了。

章越就這么從身後捧著籮筐的張恭手中,用手抓了一把金銀放在士卒的氈帽里。

沒錯,咱們的打賞就是這么粗獷,就是這么霸氣。

最後章越親自再給對方敬一碗酒,每個立功的士卒見身為郡守的章越親自給他們敬酒,一個個臉都是漲得通紅,渾身熱血往上上涌。

至於立下大功勞的,章越更是毫不猶豫,當場便給了官職。

沒錯,這是皇帝給他的權力,幾乎就如同經略使了。除了高遵裕,景思立這樣位列橫班,大使臣的將領,章越不好自行封賞,其余自己都可以先封官,事後再向朝廷索要一紙任命即是。

這就是封疆大吏的權力。

其中五名立功的士卒,都是硬撼番軍甲騎連斬數人,其中一人更是連斬五六人的。

章越看著對方名叫馬奎,是一名二十多歲人高馬大的軍漢。章越當即親自端著碗酒捧給對方。此人連喝三碗,章越每敬一碗即對景思立等將領贊道:「真是好男兒啊!」

左右紛紛附和道:「好男兒!」

連喝三碗,馬奎喝得是面紅耳赤,章越笑道:「好漢怎么不會喝酒呢?」

說完眾將士大笑。

章越道:「馬奎汝此番戰功卓著,軍職由甲頭升至正名軍將,任為都頭!」

馬奎當即拜下道:「多謝郡守恩典!」

馬奎退出帳後,左右士卒都是向他道賀,而馬奎本人顧盼之間得意至極。

至於暫代指揮的張塞,章越道:「汝此番據敵有功,便由大將升作殿侍!」

兵變之後吳逵等廣銳軍的將領因為都被朝廷問罪關押,故而才lún得到張塞以都頭的身份暫代指揮使之職,如今竟能升為殿侍。

張塞梗咽道:「末將乃待罪之身……」

章越擺手道:「這話我可不愛聽,既我軍中何嘗有待罪之人。」

「是,末將知罪!」張塞說完,眾將便又是笑了。

一旁景思立道:「老哥在章龍圖下面使喚,別說今日殿侍,他日我等稱老哥一聲太尉也可使得。」

眾人都是笑道:「所言極是。」

宋朝稱呼便是如此,可以說不嚴謹,也可以說比較誇張。

種世衡當年也不過是從七品的染院使,但關西人皆稱他為種太尉。

而殿侍是沒有品級的,距從九品的三班借職,還差了三階。

即便如此但都是花花轎子抬人,但聽著就是令人高興。

張塞雖知此生或許也沒可能讓人稱之太尉的一天,但是這個氣氛和這個場景下,他又怎么不感慨萬千?

能得這一言語,俺這輩子值了。

「好好干!」章越拍了拍張塞的肩膀。

賞不逾時,罰不遷列。

這是聖人的教誨,章越當然是堅決地貫徹。作為帶兵的文官打仗可以不專業,但是賞罰之權與財政之權一定要牢牢把持在手中,如此才能真正讓這些驕兵悍將們歸心。

當然今日打了勝戰,還沒有處罰的機會,不過經章越賞賜之後,三軍將士士氣都非常高昂。

章越告誡了景思立幾句,讓他不可疏忽大意,同時命人連夜從城中給各營補充的箭矢及火葯毒煙,還補充了三百名jīng壯番軍弓手,其中兩百名都補充入了廣銳軍的前鋒營。

次日天還未明,番軍的號角聲即響徹在各營之間。

在秋風肅殺之間,木征的番軍重整隊伍,比起昨日,董氈和黨項的隊伍也是出現在木征左右翼的陣中。

景思立全身荷甲,從剛搭好的望台上看去,臉上神sè嚴峻,並立即命士卒立即吃飯,還派人告知了章越。

章越則是立即加qiáng了城防,如今廣銳軍和景思立的人馬都在城外,城內駐扎的只是番軍弓手而已,只有防守之力,很難談得上出城支援。

至於營內宋軍都是忙著吃飯,所幸這飯沒有煮得夾生,只是士卒們不得不蹲坐在營壘下。

眼見蕃部騎兵正在集結,不少士卒生怕來不及,都直接拿起茶湯澆在飯里,就這么噓噓地吃起。能在寒冷刺骨的秋末吃了上一頓熱茶飯,對於下面的大戰而言,可以生出不少氣力。

「娘得,這么著急來送死,讓俺飯也吃得不安生!」

宋軍們邊大口大口地扒飯邊罵道。

寒風之中,大纛之下的木征目光凜然,他當場拔劍向前對左右道:「今日我這里的宋軍,血祭巴氈抹,以此來撫平我的哀傷!」

木征這么說,當然有足夠的底氣,兩日的進攻他覺得已經試探出宋軍虛實,今日他投入上萬番軍分三面投入了進攻。

不多時蕃部騎兵開始進攻,對此宋軍也不甘示弱,以弓弩還之。

戰至片刻,當蕃部推出了木梯,樓車,但抵至宋軍陣前時,前方營地開始噴出了長達十幾米火龍。

久與宋軍交戰的黨項軍將領熟悉宋軍戰法,見此一幕驚道:「宋軍怎么將猛火油櫃搬至營里來了?」

原來宋軍西北城池堡寨都皆掘地做大池,縱橫丈余,專門用來以蓄猛火油。

所謂猛火油就是石油,宋人將熟銅制成櫃,櫃有四腳,上有四個銅管,管上橫置唧筒,與油櫃相通。唧筒前部為內裝引火葯的火樓,使用時便點燃火葯,使唧筒向油櫃施壓,然後噴射出猛火來。

這等猛火噴出長達五六丈之遠,蕃軍的木梯和樓車沾火即著,不少番人渾身是火地從樓車上摔下,而其余沾著火油的番軍亦是渾身冒火地在地上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