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一十三章 班底(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48 字 10个月前

熙州的三月正是萬物回春的時節。

這里的春天雖然比江南早,但景物都頗似江南,只是氣候比江南更寒冷而已。

章越來的日子久了,漸漸也在此住得習慣了。只是張穆之剛來不久,好容易習慣了熙河路的氣候,但這便要走了。

春風吹來,有句話是春風得意,但張穆之此刻卻一點也不得意。春風就這么吹著他鬢間的白發,令他倍覺得此景甚為蕭瑟。

張穆之手捧著官家下達訓斥貶官的詔書可謂看了許久,此刻他的心底是一片冰涼,正欲開口與幾位心腹幕僚說話,排解一下情緒。

可是張穆之見到眾人也是欲言又止,半晌後一人主動道:「主君昨日在下接到家信說祖父身子不適,在下想要回鄉探望,特來向主君告辭!」

此人說完,其他幾位幕僚也紛紛道家中突然有事,向張穆之告辭。

張穆之臉肉跳了跳,然後qiáng行心平氣和地道:「也好,畢竟是主從一場,他日我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時候,到時候還請諸位來幫我,你們去都管那邊各支取十貫錢,全了咱們這段恩義。」

張穆之本以為自己這番話會博得幾名幕僚的感激,哪知他們都是拱了拱手,澹澹地道了個謝字便拿錢走人……然後張穆之便氣炸了。

不久跟隨他多年的都管向他稟告了幾名幕僚拍拍pì股走人的事,張穆之道:「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這般趨炎附勢的人走了便走。」

從提刑一路貶去河北監酒稅,此番境遇可稱得上是一落千丈。但張穆之也是人物,倒是拿得起放得下。

但次日張穆之剛起,便知手下的雇從便散了大半,其中多是不辭而別。以至於連抬行李的人也沒有了。

「人情冷暖至此也!」張穆之感嘆片刻,正待這時都管稟道:「老爺,經略司來人了。」

張穆之道:「作何?是來羞辱我的嗎?」

一名名叫呂廣的人入內,向張穆之行了禮道:「知道提刑今日要走,經略相公說本是要來相送,但公務無法抽身還請提刑見諒。」

「經略相公不知道提刑路上是否周全,故而經略司那邊差了一隊廂兵來此聽提刑差遣,另外還命小人贈了一百貫鹽鈔給老爺路上支用。」

「哦?」張穆之有些愕然。

熙州章越正在與王韶在臨桃城中巡視。

王韶興致很高對章越道:「聽說前些日子高遵裕本是四處走動,想要聯絡軍中的故舊將領,與他們言指日可擠走經略和我的意思,」

「但得知張穆之走人的消息後,高遵裕是連續十余日稱病,足不出戶一步,整個人鎖在宅中喝悶酒。」

章越道:「此事我早知道,高遵裕不是借酒消愁嗎?我擔心他酒不夠喝,特意命人從秦州買了幾壇上好的春曲酒給他。」

王韶失笑道:「經略這不是消遣人嗎?」

章越笑了笑。

「那經略為何贈張穆之一百貫錢?」

章越道:「這倒不是,此人隨高遵裕作惡著實可恨,但我卻沒有如何記恨他。如今他連貶三級也算是種因得因,種果得果。」

「我建州老家有個賭檔,賭檔的人設局騙完賭客的錢後,總是要贈個幾百上千錢給人家的,免得連回去的盤纏都沒有。」

「這也是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把人趕盡殺絕了,甚至還最後羞辱一把,何苦如此?這也是把自己的路給走絕了。」

王韶心想,明明是既得罪了人,又怕人報復,故而如此為之,還要安排下這說辭,經略相公真是好不利索。

王韶心底如此想,面上卻一副略有所思道:「經略之言,下官受教了。」

章越又道:「蔡天申已被官家召返回京,聽說他寫了一封信命人送至京師,但沒有給別人,而是轉給了他的父親蔡樞相。」

王韶道:「料想不是什么好話。」

章越道:「有什么妨礙呢?我聽說蔡樞相一直反對我們進取河州,但如今朝堂上局勢已對你我有利,他如今也不說話了。你看幾位宰執之中,王相公當初便支持熙河開邊,如今咱們將兵法實行,他更是支持了,還有文樞相,他也是一直反對熙河開邊的,但他的公子如今在我們這邊,他也漸漸持中了。」

王韶默默地聽著。

章越繼續道:「當然一時話或許改不了口,但至少不會使什么妨礙。另外李憲已回京奏事,他告訴說朝廷的意思,會盡量撤除你我的肘制,讓你我專心用命攻取河州。」

王韶喜道:「這太好,我不怕木征,董氈,但怕高遵裕,張穆之之流,這等人多一些我想咱們都不要做事了。」

章越一封奏疏,將事情鬧大了,不僅趕走了張穆之,蔡天申,還令官家看到了事權重復的弊處,提刑張穆之,察訪蔡天申先後被落職,tiáo走,就是為了減少對章越的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