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十七章 人性(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46 字 10个月前

君子黨小人黨之說出自歐陽修的朋黨論。

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是儒家的公論,慶歷變法前,宋仁宗禁止官員朋黨,之後歐陽修便寫了朋黨論為『朋黨』二字正名。

歐陽修舉了漢桓帝,漢靈帝囚禁天下名士的黨錮之禍,唐哀帝殺天下名士投黃河後,漢唐兩朝滅亡的例子。

朋黨對於皇帝是大忌,無論你是君子黨和小人黨對皇帝來說都沒差,歐陽修當時為此文是被政敵bī急了所為,否則萬萬不會承認有什么君子黨的。

章越當即斥道:「王元澤如何出此目無君父之言?朋黨之論置陛下於何地?」

「慶歷之時,范公歐公固然以賢自處,奈何夏公,賈公又豈是以不肖之名自處?公自以為正,誰肯自以為邪?」

聽了章越義正言辭的斥責,王雱反是大笑道:「本以為章公是可以共語之人,哪知如此連半句真言也無,既是如此王某無話可說了。」

章越道:「你作何道理?」

王雱笑了笑道:「天下萬物皆是由五行生成,然後利害生焉,抱yīn負陽,但凡一論為正,必有一論為反,是為耦也,萬物皆是由耦,而耦中又有耦也。」

王雱這話聽起來很玄乎,但只要將耦理解成矛盾二字就行了。

朝廷不可能沒有耦(矛盾),你章越說不許有君子黨和小人黨,那么天下便真沒有君子黨和小人黨嗎?

皇帝不承認有朋黨?難道天下就沒有朋黨嗎?

這不是掩耳盜鈴嗎?那我與你有什么好講的?

章越則道:「元澤以君子小人之黨qiáng分你我,那敢問一句呂晦叔(呂公著)何黨?韓維(韓持國)何黨?張子厚(張載)何黨?」

君子黨和小人黨最大的問題就是把人給標簽化了。

拋去司馬光不說,嘉祐四友中的呂公著,韓維,當初都是支持你爹的(包括章越自己),為何後來都反對你爹了?

「當初張子厚入京,相公虛心請教於他『新政之更,懼不能任事,求助於子如何?』」

「張子厚答之,朝廷將大有作為,天下之士願與下風。若與人為善,則熟敢不盡。如教玉人追琢,則人亦固有不能。」

「張子厚亦勸相公大有作為,乃是君子黨,為何卻狼狽出京?」

章越想起張載也是支持改革,王安石召他入京虛心請教,沒聊到兩三語不合即為斥退。

王雱負手在後,微微笑道:「章公,這道立於二,成於三,變於五。這五是五行,也是五物。這天有五物,一極為備凶,一極為無凶,其施大小緩急無常,然要成物,必取其適也。張孟陽,呂晦叔,韓持國先附後變,皆不得其中也。」

「相公曾言,有yīn有陽,新故相除者,天也。有處有變,新故相除者,人也。新故相除,yīn陽交替必有相互激盪之處,生之沖氣。這也是成於三,所謂沖氣,最後還是落到yīn陽去。」

章越對王雱這衙內的辯才不由佩服。

難怪王安石如此推許此子。

為何除君子黨,小人黨之外,不能有第三黨呢?

後世將之總結為杜瓦傑定律,言政治里第三黨生存空間很小。

好比另一個時空歷史里蘇軾的蜀黨難以有所建樹,就有這個道理在其中。

因此在支持變法,反對變法之間,是沒有第三個選擇的。

為什么?就是王雱所言新故相除,必有沖氣。這沖氣都是yīn陽二氣相互斗爭中,從yīn陽二氣身上剝落下來的,沖氣的結果要么是消亡,要么是又回到yīn陽二氣中去。

而以第三黨而論,要么是消亡,要么脫離了一陣,又回到原先的隊伍去。

因此別看司馬光如今雖貶在家,但日後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時候,相反呂公著,韓維二人雖仍在位,但多半不會有所什么政治上的建樹。

所以王雱問章越,你如今到底是怎么打算?

接受翰林學士,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如同仍在變法隊伍中有一席之地。但不接受只有失去在政治上影響力。

章越看向王雱道:「元澤啊,元澤,我方才言汝目無君父,果真也不錯。」

「汝難不成還以為變法大計是出自相公,而非出自天子嗎?」

章越說畢向北皇宮方向一抱拳!

那是紫宸所在!

王雱臉sè一變,王安石變法權力來自哪里,那是來自皇帝所授!

你王雱怎么好意思說全是王安石所主張,這置皇帝於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