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四章 登門(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054 字 10个月前

章府之內,曹佾抵此。

曹佾也算是外戚中,章越為數不多一直交往的。曹佾與高遵裕不同,此人說話做事都很有分寸,清楚自己的位置。

曹佾對章越道:「皇太後,太皇太後對你可謂賞識已久,不知度之為何辭去學士之位呢?令兩位太後和官家失望呢?」

章越道:「章某學識才干資歷年紀都是不夠,豈敢與諸學士並列了。」

曹佾道:「度之說這話便不拿我當自己人了。」

章越歉然地笑了笑。

曹佾道:「王相公一心為國為天下,為了江山社稷,然而卻是剛愎自用,不聽人言,他如今能在相位上,只是迎合了官家的意思罷了。」

「其實變法在我看來一為急,一為緩,天下當變,卻不可大變。唯獨那些見識短淺之輩,喜事好事,動則喜歡大動干戈,其實苦民太多。治大國者若烹小鮮啊。」

治大國若烹小鮮。

章越聽了這曹佾好似頗入心坎。章越道:「國舅此言深合我心。政者最緊要是循序漸進,當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切不可cào之過急,然而……」

曹佾聽章越前半句幾乎忍不住拍腿叫好,但聽然卻眉頭一皺。

章越突然話鋒一轉:「然而……矯枉過正,此詞咋看是矯正之事過猶不及,但其實不然,矯枉過正之詞出自春秋露繁,孔子作春秋以微言大義責之,是因世人多不知為惡,故而連篇書之,以矯往世而正之。矯者不過其正,則不能直之!」

章越的意思是說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的原意里說矯枉一定要過正,這是對的。

但董仲舒以後的人卻往往將矯枉過正認為是不對。

曹佾聽了微微笑了笑,道了一句度之所言極是。

曹佾說完之後即再也沒有聊過政事了。

曹佾走後,章直問道:「三叔,自你辭學士後,這曹國舅兩度訪此是何用意?」

章越對章直道:「曹國舅其實是意試探韓子華與我有無取代王介甫之意?」

章直恍然道:「原來如此。」

章越道:「如今官家在位,這變法即已是開了頭,那么一時就不會回頭,重演慶歷年范文正公罷相後,新法亦隨之中斷之事。」

「王相公後多半還是要一個主張變法的宰相,若呂惠卿,曾布怕是難以合意。所以在王相公與韓相公之間,政見相對更溫和的韓相公與我便更為兩位太後賞識。」

章直恍然道:「國舅爺今日來此,便是傳達兩宮太後的意思,其實仔細說來宮中早有傳聞,三叔深得兩位太後賞識。」

章越點了點頭道:「其實身在洛陽的司馬學士也早看到了這一點。」

章直大喜司馬光,兩宮太後都這么賞識章越,更不用說皇帝的賞識。

章直問道:「那么三叔可答允了國舅爺?」

章越失笑道:「阿溪啊,求其中就能得其中嗎?」

章直又問道:「那三叔是拒絕了?」

章越搖頭道:「尚未。」

章越方才用矯枉過正的話來回答曹佾便是這個意思。

王安石變法很多都是頗為激進的,但問題是矯枉必須過正。

章直道:「三叔,以如今國勢必須下幾貼猛葯,然後才能以溫和的葯來補之。但猛葯必然傷身。三叔的意思,是不是雖不贊同王介甫變法的手段,但此事必須他來為之?」

章越欣然道:「子正看事比以往長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