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三章 支持或反對(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036 字 10个月前

人身在高位退下後,常似換了一個人般。

有時候會令人詫異,到底是那個手掌權位的人,是真正的對方,還是退居山林的那個人,才是真實的對方。

人身在權位時,權力會不知不覺使人異化。

這就如同資本對人的異化一般,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仔細觀察會發覺原本的同事好友走上領導崗位後,對方好似變了一個人吧。

而對方從那個位子退下後,反又變回原先的樣子。

各人各樣,退下之後輕松伴隨著失落是顯而易見的。

王安石辭相兩個月,讓章越感到的唯有輕松二字,仿佛沒有半點介懷。

按規矩宰相卸任,一切恩典皆殺。

但章越看去王安石未露出什么的疲態。

王安石如今仍知江寧府,本官從禮部侍郎一口氣升七級為吏部尚書,同時他的門下似呂惠卿仍身居高位,但這一切恩典都比他在相位時差得太遠了。

只能說是心境使然。

面對王安石詢問,章越笑了笑道:「下官想起一句話『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正和此情此景。」

王安石聞言微笑對章越道:「狀元公說話有意思,我不過是久坐公台,厭煩機務,故而得意濃時正好休。什么榮辱不驚,順其自然罷了。」

「你讀劉貢父之詩,此人嘴損但文不損。」

章越腹誹,王安石明明是被罷相,還往臉上貼金成為榮休。

章越看著劉攽給王安石的送別詩上書『白麻詔出鳳凰池,金節銅符副錫圭。故事周公不之魯,是行山甫亦徂齊……

章越讀後心想劉攽這詞寫得好,勸王安石想開些,與其似周公在朝輔政一輩子也沒到過封國魯國,倒不如學仲山甫奉周王命往齊國築城。

章越道:「下官以為終不如韓退之『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章越說得是韓愈的《示兒》詩,當時韓愈仕途得意,在長安剛買了房子,然後寫了這首詩給兒子說,你看你爹如今身居高位了,平日交往的都是什么人,管他來客官位高低,一眼看去也是腰掛玉帶金魚。你看座上客,那都是國家重臣啊。

羨慕我吧,明白了這個你就給我好好讀書。

王安石道:「人道韓退之此詩所言皆利祿事,然韓退之所語『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於歸』,故而以此教子。」

二人打完了機鋒。

王安石道:「韓子華未曾入相,便來此拜我,度之馬上要拜端明學士了,也是到此為了此否?」

見王安石一眼看穿了自己來意,章越如實道:「相公明鑒,下官方回京無所從,特來請教相公。」

韓絳回京前向天子上疏說回京後,要先拜訪王安石詢問他治國為相之道,以表示不會輕易更改新法,甚至有蕭規曹隨之意。

現在章越回朝任端明殿學士,借著拜見王安石的機會,其實也是走這樣一個流程。

因為章越也是韓絳提攜上來的,且政見相合。同時此舉也是向天子和百官表達自己的一個立場。

王安石對章越道:「韓子華進京前,官家便交代我了,讓我與韓子華詳語,方今人情政事所急者。度之,可知老夫向韓子華說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