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八十五章 容忍更重要(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060 字 10个月前

陳升之出面道:「陛下,章越此言失當,本朝不以言論罪人,更沒有殺致仕宰執或在任宰執的先例,若是如此還有哪個宰執肯盡心竭力為國謀事,只想著如何謀身自處了。」

蔡挺亦道:「所以自太祖以來不殺文臣,更不殺言事之人。」

官家點點頭,太祖誓碑中有言『不殺士大夫,不殺言事之人』。

不僅宰相不殺,普通官員也不能殺,甚至你雖是個平民百姓,若是因言事獲罪也不能殺。

這太祖誓碑只有歷代宋朝皇帝知道,從不對外人言,但外面官員卻總結出宋朝皇帝不殺文臣的祖宗家法。

官家道:「朕不行商鞅法,此乃祖訓。不過章卿只是一時失言,朕想去這不是他的心底話,只是急於分辯而已。」

官家對章越是絕對的袒護到底,絲毫不介意他對呂惠卿喊打喊殺,用天子的權威主動將此事揭過,令呂惠卿的jīng心反擊消弭於無形。

章越對官家道:「臣謝過陛下。」

章越說完看向呂惠卿心想,人家馮京請罷相是真的罷相。

而王安石請罷相,多是負氣之舉,你說老子干得不好,老子就不干了,你愛用不用。甚至有些似妹子拿分手作賭氣的意思。

可你呂惠卿請辭呢?

那是以退為進。

呂惠卿見章越對自己的貿然被天子一句話即輕輕揭過,心底大恨。

他嘆了口氣道:「陛下,昔孟子去齊,千里見王,住了三宿而後出晝,猶自道:『齊王庶幾必再召我。君子不忍棄其君,是以如此之厚也。」

「有人問孟子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臣之自負似孟子如此,即便無從事君,亦是無憾了。」

孟子當年見齊王話不投機,猶自厚著臉住了三日,走了時候還說齊王一定會再次召見我的。

有人問孟子為什么不高興?孟子說我哪有不高興,要治理這天下,舍我其誰。

呂惠卿這一番話可謂甚是凄涼,稱得上以退為進的典范。

官家聽呂惠卿堅決請辭,心想如今自己正用變法,尚離不開呂惠卿。

譬如似首實法,朝中唯獨呂惠卿敢提了犯眾怒的章程。

所以官家尚缺不了呂惠卿,需要由他來主持『國是』。

官家連忙安撫呂惠卿道:「商鞅曾言,疑行無名,疑事無功。朕既委卿變法之事如何能不信呢?朕不允。」

呂惠卿料定如今官家離不開他繼續推行變法,所以一定會再三地挽留他,不肯他走。

「並非臣不見陛下重用,只是小人得廁其間,正論非不見容,然邪說亦有時有用,故臣寧避位以證清白,若非有小人所擾如何成功。」

呂惠卿言下之意,就是要罷章越。不是我要走,是有小人(章越)在。

官家有點不高興,他要留用呂惠卿,但也堅決不肯罷去章越。

呂惠卿怎么就聽不明白了。

章越出班道:「陛下,呂惠卿使馮京出外的緣由,就是要壞祖宗異論相攪之政。」

呂惠卿既被章越說中心事,此刻索性也不掖著藏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