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你管這叫躺平?(1 / 2)

3月7日,《采桑女》首演。

為了迎接采桑女觀眾團的到來,江祺特意空出雪村大部分房屋用於住宿。能被汪杏花邀請來的,不是之前合作過的各大劇院的老板,就是知名戲曲演員,或者像殷菲那樣的依舊活躍在這行的前知名戲曲演員。

都是業內知名人士。

得熱情接待。

為此,游樂園派出了汪杏花、汪平修、沉驪蓉和佩吉校長組成的接待天團。

佩吉校長負責接待各大劇院的老板,汪平修和沉驪蓉負責接待記者和戲曲演員,汪杏花從旁協助。

誰能想到堂堂戲院的經理,這次首演活動的發起人,最後只能負責從旁協助呢?

從各個觀眾到達潯城開始,汪平修就忙得不亦樂乎。

雖然汪平修才剛來這個世界一周,3月6號才玩明白手機,去過最遠的地方是潯城市中心的商場,目前只看過戲團《采桑女》的排練,連《皇女傳》的正式演出都沒看過,一直到3月7號的早上才知道沉驪蓉是誰。

但是沒關系,專業社交人士汪平修表示,高端的社交,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裝傻套近乎。

汪平修從3月7日早上就開始忙活了。

接人,安排住宿,介紹劇目,聊八卦,套近乎,汪平修幾乎一刻都沒閑著。

他能熱絡地同每一位專業人士打招呼,叫出他們的名字,在交談的時候狀似無意地說出他們的光輝往昔。

例如某某劇院老板曾經拿下某市年度業績第一的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某某演員曾經憑一部戲曲封神奠定行業地位的值得一提的小事。

大部分人和汪平修聊天,第1句是生疏,第2句是客套,第3句就是好友聊天。

和有錢的老板們聊天,佩吉校長擅長。

和戲曲從業者聊天,汪平修擅長。

在汪平修沒有都能說成有,死的也能說活的巧嘴之下,每一個被他接待的人都感受到了賓至如歸的如沐春風的社交待遇,覺得汪平修一定是個非常專業的業內人士。每個人都和汪平修相談甚歡,覺得他真是自己的知己。

如果不是時機不對,方圓劇院的朱經理都想拉著汪平修徹夜長談,討論為何這幾年戲曲沒落至此,戲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是的,朱經理雖然是方圓劇院話劇部的經理,但他也蹭到了首演的門票。

方圓劇院作為第一個向游樂園劇團拋出橄欖枝的劇院,在《采桑女》的首演上自然享有一定的特權。不光老板葛宏帶著愛看戲的長輩來了,楊朝歌和朱經理也蹭到了珍貴的首演票。

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葛宏恨不得拖家帶口,把整個方圓劇院的劇團都打包帶過來和馮靈交流經驗。

6點40分,觀眾全部入場。

難得這么多老熟人聚在一起,趁著大戲還未開鑼,觀眾們自然要抓緊時間聊聊近期八卦。

大家都是一個圈子里的,平時聊八卦都在微信群里,難得現在群成員齊聚一堂,這不得好好現場聊聊。

兩個蹲在門口抽煙的記者也開始了自己的八卦交流。

「老許,好久不見吶,我聽說你最近高升了。」

「哪有哪有,比不上你劉大記者。我還以為你在國外呢,怎么,那個電影節不是你跟的?」

「哪兒lún得上我啊,就這還是我找關系蹭來的。話說回來,這個劇團到底是何方神聖,怎么葛總、王總、曹總、歐陽總、梁總、許總他們全都來了。我剛剛數了一下二樓一共有17個包間,該不會每個包間里坐的都是劇院的老板吧?」

「被你說准了!」

聽罷,許記者抬頭看了一眼樓上包廂的方向,感嘆道:「去年《皇女傳》火成那個樣子,我從業以來就沒見過票能賣成那樣的戲。現在出新戲,各大劇院的老板當然要來看看是個什么水平。」

「可不是。」蹲了幾分鍾腳有些麻的劉記者站起來,抖了抖腿,比出一個神秘的手勢,「據我所知,《皇女傳》的票房分成大概是這個數。」

許記者驚了:「這個數?!這還有的賺嗎?」

劉記者笑笑,壓低聲音:「賠錢賺吆喝唄,我聽說,這個游樂園的江老板是……」

正說著,汪平修從劇院里走出來。

「劉記者,許記者,您二位怎么不進去?還有十來分鍾戲就要開演了。我記得劉記者是坐在第4排,許記者和劉記者隔兩個位置,這兩個位置還是我特意為您二位留的。」

「許記者,您七年前寫的那篇《當代戲曲面臨的困境》我特別喜歡,我一直都覺得你的文章寫的非常的有見解。您剛當記者的時候,登在《天下戲曲》上的文章我就特別喜歡。我記得那篇文章里寫到了北平大劇院13年前何老板演的那一出《定軍山》,實不相瞞,我當年特意去北平看了。何老板那身段,那唱腔,那叫一個好!」

「你那篇報道的剪報現在還在我的筆記本里面夾著呢。說起來我們倆看戲的口味還挺像,去年我們還在方圓劇院見過,我記得是國慶前吧,《空城計》,我就坐您後面。」

聽汪平修這么說,許記者愣了一下。實不相瞞,13年前的文章,他自己都忘了寫的是什么,沒想到居然還有別人替他記著。

一時間,習慣了虛假客套的許記者有了一絲真的感動。

「沒想到汪經理你居然還記得那么久以前的文章。」許記者的笑容多了幾分真誠,「何老板的《定軍山》唱得確實是一絕,只可惜何老板年紀大了,已經很多年不曾登台。我聽說7月中旬在北平大劇院有一出何老板徒弟的新戲,汪經理你……」

汪平修一臉驚喜:「是張……」

「沒錯!」

「真是太難得了,我知道許記者你路子廣,能不能拜托你幫我弄一張……」

「沒問題,汪經理咱們倆誰跟誰,肯定給你弄張首演票。說起來也是托了去年你們劇團的福,戲迷們熱情高漲,帶動了不少年輕人走進戲院看戲,各大戲院的營收都不錯。我聽說不少戲團正在琢磨寫新戲排新戲,上一次戲曲這么繁榮,可能都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哪有那么誇張,是我們戲團運氣好趕上好時候。流行都是一個lún回,從戲曲到電視電影,這么多年了也該lún回來了。」

「哈哈,借汪經理吉言。要是戲曲繁榮了,我們這些這些靠寫報道吃飯的記者也能多寫幾篇文章,多賺點稿費。」

汪平修和許記者又寒暄了幾句,做出一副手機響了的樣子掏出手機看了一眼,略帶歉意地道:「哎呀,江老板叫我過去。二位回見,報道的事情麻煩多費些心,改明兒有空我一定請二位吃飯。」

「好好好,汪先生您忙。」許記者和劉記者齊聲道。

等汪平修匆匆走後,劉記者把煙掐滅,戲謔地道:「老許你深藏不露啊,這里都有熟人,虧你剛剛還和我裝,嘖嘖嘖。」

許記者笑著道:「什么熟人,今天早上才熟的,原先見過幾次但都沒什么印象。不是我說,這戲團的經理可真專業,比好多大劇院的經理都要專業。」

劉記者有些奇怪:「我剛才聽你一直汪經理,汪經理的,星河劇本主題樂園的戲團有兩個經理嗎?」

許記者笑了:「就一個呀,老劉你最近出外勤出傻了吧。這個戲團就一個汪經理,什么時候冒出兩個了?」

「可是這個戲團的汪經理是個小姑娘呀!」

「啊?」

許記者懵了,怔怔地看著汪平修消失的方向:「那他是誰?今天早上就是他接待的我啊!」

許記者不知道的是,在這個劇院里和他擁有同款疑問的人不止他一個。

不光這些受邀來看戲的人困惑,就連戲團里不需要上場唱戲今天幫著打雜的成員也很困惑。

馮班主和幾個今天不用上場的演員正蹲在走廊里聊汪平修。

《采桑女》和《皇女傳》不同,《皇女傳》是爽文,一路打怪升級,龍套多,光各類boss就有5、6個,人人都可登台,就連馮班主這種很多年不唱戲的都可以混一個太監的龍套上台唱兩句。

《采桑女》所需要的演員相對來說少很多。

《采桑女》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采桑女,在經歷母親離世,父親病重,未婚夫悔婚,家里的財產被族人侵占後,因為生活的變故,被迫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從一個平凡的只想著相夫教子的采桑女,一步步成長變成一代巨賈的故事。

和《皇女傳》朝堂斗爭比起來,《采桑女》就顯得小打小鬧很多,故事也沒有前者那么跌宕起伏。

但《采桑女》的演繹難度很大。

《皇女傳》的皇女,說白了就是一個標准的龍傲天似的主角,開場就滿級。皇女的人設不需要太過豐滿,經歷也不用曲折離奇,更沒有什么細膩的情感戲。總結概括就一句話:爽就完事了。

采桑女不同,采桑女里每一個出場人物都非常豐滿立體。角sè不多,但每個角sè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不是那種出來露個臉就消失的龍套。

因此,每個演員的壓力都很大。

更不要說今天的觀眾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在行業里有頭有臉的人物。如此豪華的觀眾陣容,讓除了馮靈之外的演員們的壓力都非常大。

如果沒有前不久才結束的巡演打底,只怕現在不少在後台准備的演員已經抖成篩糠了,急需王世良來後台給大家進行心理疏導。

《皇女傳》的巡演經驗告訴大家,演砸了沒關系,有馮靈。

天塌下來有台柱子幫你撐著。

當然,也不能演得太爛。因為如果真的演的太爛老天爺都會看不下去,天塌下來抬柱子會幫你撐著,但如果地陷下去且只陷你那一塊,台柱子就愛莫能助了。

走廊上,一群既不用上場演出,也不用在後台幫忙,招呼觀眾目前也lún不到他們的閑散劇團成員正在激烈閑聊。

他們聊的不是《采桑女》,是汪平修。

「那個人渣從今天早上開始就忙前忙後,我聽說他又是去火車站接人,又是帶著觀眾參觀戲院,好多人都以為他才是汪經理,這個人渣該不會是想鳩占鵲巢吧?」馮班主憤憤地道,臉頰上的肉都氣得抖了三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