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心理素質(1 / 2)

舞台上的表演還在繼續。

采桑女在經歷迷茫和抉擇後,放棄了在眾人看來來之不易的婚事,徹底走上了經商的道路。

族叔罵她湖塗;閨中密友勸她考慮清楚;鄉親們悄悄議論采桑女一定是在外做生意有了相好的不三不四所以不敢嫁人;父親怨自己病重拖累了女兒的親事,覺得采桑女不可能好端端放棄一門好親事,一定是男方嫌棄采桑女年紀太大又曾經拋頭露面在外面做生意單方面悔婚。

采桑女沒有對紛至沓來的規勸和指責做出任何回應,只是一個人坐在屋中,對著桌椅婉轉地唱出了心中所想。

曾經的她,為了父親,為了弟妹,為了家庭,放棄婚宴,頂著外人的議論和指責艱難學習經商做生意。

被同行陷害過,被官差為難過,被村民欺負過。采桑女艱難度過了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坎兒,為的都是他人。

現在她生意頗有起sè,父親身體好轉,弟妹也長大成人,甚至還有同樣做桑蠶生意的商戶不嫌棄她是一個27歲的老姑娘,願意求娶,眼看生活就要迎來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采桑女卻猶豫了。

她不想要這樣幸福美滿的結局。

十三、四歲的采桑女一心只想著嫁人後相夫教子,和所有同齡女孩一般過完短暫且平凡的一生。命運將它推向了另一條道路,現在到了撥亂反正的時候,她卻不願意回來了。

父親的自責,族人的職責,弟妹的不解讓采桑女痛苦,但導致她痛苦的事業卻讓她感到歡欣。

人生何其短暫,她這一生都在為親人而活,現在她再次走到了命運的交叉路口。這一次她不想為別人而做出選擇,她想為自己而做出選擇。

采桑女推拒了親事,帶上銀錢,准備離開故土,去更遙遠的地方闖盪。

臨行前,采桑女的親人和朋友來碼頭為她送別。

父親將早已為采桑女准備好的嫁妝塞給她,弟弟送上了自己積攢的幾十文銅錢,妹妹為采桑女求了平安符,族叔雖然臉sè不好但還是來送別,讓采桑女如果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來,族里也不差她這一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子一口飯吃……

在親友們的送別下,采桑女踏上了離鄉的船,真正開啟她波瀾壯闊的一生。

第四幕,終。

第4幕到第5幕之間有5~7分鍾的換場時間,見大幕拉下,包廂里愛吃炸jī的老板這才覺得舒暢了很多,往椅背上一靠,美滋滋地勐吸一大口已經不冰的冰可樂。

「這樣才有意思嘛!」愛吃炸jī的老板道,「一直在這個又封建又落後的小地方奮斗有什么意思,生意做得再好也逃脫不了一個嫁人的命運。采桑女這邊最多算一個原材料生產地,連織女都沒多少,靠采桑賣蠶絲能賺多少錢?肯定得賣綢緞才賺錢啊,還一直糾結這個糾結那個,早就該離開這里了,早5年前就該離開了!」

老板媽沒好氣地瞪了聒噪的兒子一眼:「不懂戲!」

「就是!」老板爸附和,「起承轉合你懂不懂?沒有前面的鋪墊你能覺得這一幕好看嗎?采桑女一個靠種田采桑為生的農戶家的女兒,你指望她一開始就直接覺醒背井離鄉出去做生意?做夢呢?你記得你最開始出去做生意的時候賠了多少錢嗎?」

「我記得不光是賠錢,光被騙就騙了7……」

聽老爹開始翻自己的舊賬,愛吃炸jī的老板連忙抬手:「停停停,看戲就看戲,爸你說我干什么?我那就是……就是……一點點商業決策上的小失誤。」

「呵。」老板爸充滿嘲諷的一呵,徹底終結了話題。

等到大幕重新拉開,愛吃炸jī的老板才突然蹦出一句:「爸,你說這部戲咱們劇院要不要邀請小百靈來巡演啊?」

「我感覺就戲可能不怎么賺錢,這要是把小百靈請過來巡演票賣不出去,咱們劇院就虧大了。都是葛宏這個小子開的好頭,分成比給得那么誇張,搞得我們都只能開更誇張的分成比,錢全被江老板就賺走了。一兩千萬的票房呀,最後刨掉成本一算我們劇院就得了……」

「別吵,戲要開始了!」

愛吃炸jī的老板閉嘴,看向舞台,發現劇情果然柳暗花明,采桑女龍場悟道並且換了新地圖後當場開掛,有了先前十幾年做生意的經驗,無論遇上什么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終於開始眾望所歸的爽文劇情啦!

愛看《皇女傳》的愛吃炸jī的老板一下就jīng神了,摸了摸邊上的可樂,覺得不冰不帶勁,又掃碼點了一杯冰可樂,聚jīng會神地看了起來。

雖然唱詞還是有些文縐縐的,並且有的句子聽不太懂,但劇情是爽的。

文鄒鄒的爽劇也是爽劇。

愛看!

如果此時此刻有人稍微開一點小差,視線往左右移動一下,就會發現嘴上說著看不懂不愛看,所以拒絕坐在觀眾席的江祺現在正站在舞台側方,雙手環抱在xiōng前,靠在柱子上,以非常差的視度看戲。

如果要江祺用一句話來安利采桑女,那大概是:熬過前三幕就好看了。

寫采桑女的窮酸書生是懂爽文劇情的。

第5幕第6幕,也就是采桑女大徹大悟走上人生巔峰的劇情中,不光劇情很爽,就連唱詞沒有前4幕那么文雅,那么講究韻律以導致聽不太懂。

當然,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最後兩幕汪杏花原創的部分比較多。原作者再不濟也是個讀了很多年書,一直在科舉賽道上努力的窮酸書生。汪杏花主修的不是四書五經,她天文地理數算都要學,寫不出那么有文采的詞,就只能往自己擅長的爽文賽道上發力。

但同時又不能用力過勐,如果用力過勐,這部戲的名字就要改成《采桑女傳》了。

因此,采桑女最後兩幕的劇情其實也沒有那么爽。

畢竟采桑女不是重生的,不可能做到像《皇女傳》那樣一路卡卡亂殺最終登基。但是如果不太喜歡前4幕的觀眾可以熬過前期,並且認真看完,那么最後兩幕真的很爽。

為什么要打臉虐渣,為什么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為什么要扮豬吃老虎。

那當然都是為了後面的爽呀。

沒有前期的憋屈,怎么能突出後期的爽?

《皇女傳》雖然一路開掛,但也有開頭5分鍾失敗且憋屈的前世,算是一點小小的鋪墊。

江祺正看得投入,汪杏花突然探出頭來,小聲問道:「老板怎么樣?大家還喜歡我後面的改編嗎?」

「嚯。」江祺被汪杏花嚇了一跳,差點沒蹦起來,沒好氣地道,「都不是鬼了,還神出鬼沒的嚇人。」

汪杏花不好意思地笑笑:「習慣了。」

「應該還算喜歡吧。」江祺指了指前排的觀眾,「看著都挺投入的。對了,我之前都沒問你,你最後兩幕到底改了什么?」

「小改了一下結局。」汪杏花用手比了一個一點點的手勢,「我一直都不太喜歡原本的結局,所以就改了一下。」

「原本結局是什么?」江祺問。

「采桑女遇到了自己的真愛,在事業圓滿後踏入了婚姻的殿堂,於37歲高齡產下一子,幸福美滿的度過一生。」

江祺:……

「采桑女剛出的時候,有很多官家小姐和大商戶家的小姐都很喜歡這個結局。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離經叛道的女子,用離經叛道的方式獲得了眾人心中圓滿結局的幸福一生。」汪杏花道,「不過到了我那個年代,就有很多人不太喜歡這個結局了。」

「倒不是成親不好,而是采桑女之前明明已經為了掙脫世俗對女子的束縛,放棄婚姻追求事業,到最後卻又重回婚姻,有點怪怪的。」

「可能是因為如果不是這個結局的話這出戲就不會這么紅火了。」江祺一針見血地道,「一個離經叛道的女子重回正途的故事,總比一個離經叛道一生的女子的故事受眾要廣。」

「也是。」汪杏花點點頭,「都是要吃飯的嘛,我就是覺得原結局演出來可能很多人會罵,所以就稍稍改了一下。」

「畢竟功成名就建設家鄉的結局,也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嘛。」

江祺為汪杏花點了個贊。

汪杏花得意極了。

短暫的得意後,汪杏花終於想起來自己為什么會過來找江祺:「老板,我爹讓我提醒你等一下戲唱完了先別走,晚些時候雪村酒館里會有一個酒會,你得過去幫忙拉生意。」

「拉生意?」江祺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哦,你說的是《采桑女》巡演的事情吧?」

「對,你是老板比較好探那些劇院老板的口風。《采桑女》肯定是不如《皇女傳》受歡迎的,之前《皇女傳》巡演的時候咱們戲院拿那么高的分成比,如果《采桑女》還是這個比例的話這些劇院可能就不願意接巡演了。」

江祺懂汪杏花的意思,《采桑女》和《皇女傳》之間,說白了就是文藝片和商業片。賺錢肯定是商業片賺錢,各大劇院老板都是開門做生意的,現在沒人知道《采桑女》會不會像汪杏花所在的世界那樣名流千古,自然也不會有人願意虧本去賺這個不知道能不能賺到的吆喝。

《采桑女》如果要巡演,分成比肯定要重談。

談到多少,就是技術活了。

雖然汪杏花和馮靈這邊有很多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出來的戲劇,但這些戲也不可能一股腦的全扔出來。先不說排練需要時間,就單說戲曲本身的質量,哪怕是《皇女傳》這種純爽劇,質量也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