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見證偉大的時刻(1 / 2)

</br>「還有什么疑問嗎?」

德利涅教授看向那位工作人員。

「沒有了……」

那工作人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退到一邊去。

開玩笑,這位大佬話,他哪敢有意見。

能同時獲得菲爾茨獎和沃爾夫獎的數學家,截止到目前,全球只有13位,而在此基礎上同時獲得克雷福特獎的數學家,全世界只有兩人一個是德利涅,一個是丘成桐。

就是國際數學聯盟主席在這里,也得給這位大佬面子。更不要說他們聯邦數學學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了。

如果有注意到後面生的事情,6舟肯定會禮貌地說聲謝謝,不過此時此刻的他,注意力完全沒有放在身後,甚至連工作人員的那聲提醒都沒有聽見。

看著寫滿的四塊白板,他停下了筆。

這四天來的成果,差不多到此為止了。

剩下的那部分,就需要他現場解決了。

啟時間,還剩半小時。

徹底進入狀態的他,已全然忘記了自己身處於何地。

全然忘卻了台下的聽眾。

全然忘記了那一雙雙盯在自己背後的雙眼。

在這個不分國界,不分膚色,不分地位尊卑,所有人都能暢所欲言的舞台上,6舟望著白板上那一行行算式,心境然於我的平靜。

他。

提筆。

【s(a)=Σane(na);m,n∈ζ……】

銳利的視線盯著白板,一直在思索著的德利涅教授,忽然開口,向旁邊的老朋友問道:「你覺得他能成功嗎?」

一直盯著白板上的算式,澤爾貝格教授笑了笑:「不好說,不過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期待下。數學本身就是天才的領域,百分之七十的傑出成果,都誕生在四十五歲以下的青年才俊身上。」

「這就是你轉去研究弦理論的原因?」德利涅盯著白板上的算式,筆尖停在了記事本上,仿佛黏在了那里一樣。

「呵呵,」澤爾貝格教授笑了笑,過了一會兒,才說道,「也許?」

演講廳的另一側。

魏文雙目一動不動地盯著白板,看著他心目中的競爭對手,站在那個舞台上,挑戰著世界級難題。而那一行行步驟,已經越來越出他所了解的范疇,甚至於到現在這一步,他連跟上這位的思路都很勉強。

終於,他忍不住低聲道。

「教授。」

盯著白板的視線一動不動,王熹平教授笑了笑:「怎么了?」

「你覺得……他能成功嗎?」

認真思考了一會兒這個問題,王熹平教授搖了搖頭,「不好說,數論這一領域,比數學的任何一個分支都考驗天賦,如果他成功了,傳出去不失為一段佳話。」

魏文立刻問道:「如果他失敗了呢?」

王熹平教授想了想:「……如果失敗了,他可能承包普林斯頓所有數學人,今年全部的笑點。」

還有那些國內外無良媒體的譏諷中傷,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比如,一個自大狂妄的蠢材臨陣換稿,試圖在學術會議的現場挑戰世界級的數學猜想,最後被轟下台去……雖然科研需要的正是這種勇於挑戰的精神,但永遠不要指望媒體人能夠有多少社會責任感。

想到這里,老先生心里為他捏了把汗的同時,也是忍不住感慨。

還是年輕好啊……

這種勇氣和這種闖勁,也只可能出現在年輕人身上了。

到了他這個年齡,需要顧慮的東西太多了。

年齡越大,便越是求穩,而人越是求穩,便越是難以寸進。

不只是靈感的問題,也不只是衰老導致的專注力下降和記憶力的衰退。

一名傳統體制下的數學教授,很難下決心去挑戰某某猜想之類的大課題,因為三五年的精力投進去了,結果很可能是顆粒無收,最終沒法交差、通過考核。

而相比之下,6舟作為一名本科生,身處體制之外,沒有來自學業上的壓力,也沒有各種會議和應酬的煩惱,可以憑著一顆純粹的求知心,心無旁騖地去探索,最終在靈感的激下取得重大成果……

哪怕失敗了,他也輸得起。

如果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