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閉幕式(1 / 2)

</br>數學猜想與數學猜想之間,或許存在學術價值的區分,但很難用一個確定標准,去衡量一個猜想的難度。

畢竟一個根本沒有被證明是否為真的東西,該如何去衡量它的難度呢?

這本身便是一個偽邏輯。

不過非要給數學猜想與數學猜想之間劃分等級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拋開政治意義、經濟意義、新聞渲染等一切非學術因素,只談論「對當今數學界」的學術價值,那么成千上萬的數學猜想可以大致分為幾個梯次。

第一梯次,無疑是黎曼猜想、np完全問題、楊-米爾斯規范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之類的千禧年難題,即所謂的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以及希爾伯特23問中的部分問題等等。

這些猜想一旦被證明,推動的不僅僅是數學界的展,對其它學科領域也將產生及其深遠的影響。

第二梯次,自然是知名度最高的近代三大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四色問題,費馬大定理。其中兩個已經被解決,剩下的一個陳老先生已經做到了「1+2」。另外,朗蘭茲綱領中的部分問題和希爾伯特23問中的部分問題,同樣可以排在此列。

第三梯次,這一層級的猜想和第二梯次之間的區分其實並不明顯,而且涉及到主觀上意見,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分歧。取其典型的話,雅克比猜想可以算在此列。

而證明這一層級的問題,距離菲爾茲獎便不遠了,至少也能獲得提名……當然,前提是在四十歲以下。

至於第四梯次,周氏猜想可以算在此列,一切一二三梯次問題的子問題,或者某個猜想的「弱猜想」,也可以塞進去。

第五梯次就更多了,一些無人問津的冷門分支,某個名不見經傳的數學家提出的猜想,一切夠不上第四梯次的猜想,都可以被列入這一梯次之內。

如果按照這種分級方法的話,波利尼亞克猜想可以算在第三梯次,而孿生素數猜想算是波利尼亞克猜想的「k=1特殊形式」,但考慮到學術價值高於「對梅森素數分布規律的研究(周氏猜想)」,所以介於第三梯次與第四梯次之間,且無限靠近第三梯次一側!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憑借這以卓越貢獻,18年菲爾茲獎的提名,6舟肯定是穩了的。而他最大的競爭對手,大概便是13年拉馬努金獎得主,「德國學神」彼得·舒爾茨了,據說他正在挑戰著名的eight-monodromy猜想,進度暫不可知。

當然了,對數學猜想的鑽研,不過是理論數學研究中的一部分,而並非全部。很多人一輩子也沒證明過什么重大的數學猜想,但並不妨礙他對整個數學界做出的貢獻。

比如奠定了現代代數幾何學基礎、並徹底改變了泛函分析這門學科面貌的格羅滕迪克老先生,單是這兩樣貢獻,恐怕便是任何一個數學猜想都無法比擬的。畢竟當今不少數學猜想,便是基於他的「概型理論」而提出的。

攀登數學的高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不過是通往珠峰上的一小步。

6舟深刻地清楚,自己的研究成果,不過是對希爾伯特第8問中部分問題的回答。

他的心中雖然激動,激動地心臟快要跳出胸腔,卻並沒有在此之上的膨脹。

對世界了解的越多,腦袋里裝得東西越多,便越是能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其實6舟也不是很清楚,此時此刻自己心中的真實感想究竟是什么。不過,不管他自己是如何想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名字在普林斯頓火了。

所有人都知道了。

昨天的報告會上,有一位來自亞洲的小伙子,當著全場所有報告會聽眾的面,現場干掉了一個世界級的數學猜想……

……

晃了晃昏昏沉沉的腦袋,從床上爬了起來。

推開洗手間的門,坐在浴缸里泡了個熱水澡,換上新衣服的6舟,站在鏡子面前照了照。

嗯,不錯。

還是一如既往的帥氣,可惜就是沒什么肉。

哎,這怎么吃都吃不胖的體質,真讓人傷腦筋。

鏡子照夠了,6舟走到窗戶邊上,拉開了許久未開的窗簾。

這一覺,他睡得格外舒坦。

這大概是他來北美的這幾天里,睡得最舒服的一次。

只不過,看窗外的天色,似乎沒什么變化。

如果不是感覺精神狀態好的不能再好,他都要懷疑自己究竟睡過了沒……

6舟臉色忽然一變。

等等,現在是幾點了?

看了眼手機上的時間,已經三點半了!

想到還有一場閉幕式等著自己,6舟二話不說跑去玄關穿上鞋子,沖出了門外。

下了電梯,穿過大廳,一路上除了酒店的侍者外,一個人都沒看到。

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跑到門口的6舟,不小心撞上了一個低頭看手機的白人小哥。來不及解釋,扔一下句「sorry」,他便立刻問道:「現在是學術會議的第幾天?」

那小哥表情不滿地說道:「第六天,伙計,走路當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