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院士的考驗(1 / 2)

</br>時間過的很快。

四月二十號,盧院士從滬上返回金大開會,會議結束之後,讓6舟去了一趟辦公室。

6舟一進門,老人便看過來,笑著問道。

「准備的怎么樣了?」

6舟:「差不多了吧……還望教授手下留情。」

盧院士:「差不多了?那行吧,我就隨便考你兩道題好了。」

說著,他拉開抽屜,從里面抽出來一張a4紙,放在了桌子上面。

「筆在這兒,拿過去寫寫?」

6舟接過了紙筆,看了眼上面的題目,眉頭狠狠抽搐了下。

說好的兩道題,紙上分明寫著三道題。

而且說好的隨便考考,在哪一道題都不像是容易的樣子……

盧院士笑著問:「怎么,看不懂?」

「怎么會,」6舟笑了笑,看向題目,臉上浮現出思索的表情,「就是看上去,有點不太容易。」

盧院士笑了笑沒說話,翹起了二郎腿,等待著他動筆。

不太容易?

這要是容易了,那考得還有什么意思?

怎么說他也是個院士,院士帶的研究生,能和普通教授帶的研究生一樣嗎?

這些題目本來就不是給研究生做的,而是他招博士生的時候,拿去考察那些面試者的專業知識水平的。

三道題能做出來兩道,那便是合格了,三道題要是能做出來三道,那就可以說是優秀了。

他自己帶的四名博士生,都是能做出來三道題的水平。雖然考查的題目不相同,但層次卻是差不多的。

就在盧院士等待著6舟動筆的時候,6舟已經迅將三道題都過了一遍,然後看向了第一題,也是對他來說最容易的一道題。

第一題,考察的是群論。

不過,考察的卻不是數學上的群論,而是群論在量子力學中的應用。

由於「群論」這個數學分支是早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就由數學家獨立創造的,不像「微積分」那樣是由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共同創立的。因此、群論對於物理工作者來說是「舶來品」,學起來困難,用起來不順手。

不過對於「數學出生」,再入「數學物理」的6舟來說,處理起來卻並非那么的困難。

【氫原子能級偶然簡並的群論解釋】

題目很短,信息量卻不小。

氫原子的簡並度高於一般原子的現象稱為「偶然簡並」。然而傳統量子力學並無法解釋偶然簡並現象,一直到群論的引入才讓這一現象得到理論上的解釋。

閉上眼睛,6舟在腦中回憶著此前學到的量子力學知識,回憶著關於氫原子的一切。

然後,用數學的方法建立模型……

睜開雙眼,6舟深呼吸一口氣,終於拿起筆,並在紙上寫到。

【令氫原子哈密頓算符為h=p2/2-ze2/r……】

【在庫侖勢情況下體系存在一個龍格-楞次矢量,記為m』=……】

【群casimir算子的本征. combsp;【……】

看到6舟做題的度,盧院士的眉毛微微挑了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