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完善理論(1 / 2)

</br>數據已經到手,該如何處理成了問題。 .

從量子色動力學的理論入手,缺乏理論的支撐。

然而從統計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樣本的數量又太少,根本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結論。

對著這足足有1o個g的數據分析了五個晚上,6舟終於得出一個結論。

想要確認這個異常的凸起究竟是不是特征峰,歸根結底還是得在強子對撞機上跑幾圈。以現在的數據量,積累的那些事例連3sigma的置信度都不到,甚至談不上一個物理學中的「跡象」,更不要說「現」了。

閉門造車了五個晚上之後,6舟拿著這五天來的研究成果和數據找到了盧院士。

單憑他一個人是不可能說服ern的,畢竟自己的身份只是一個實習生,份量還是太輕了。

向盧院士講明了自己的觀點之後,6舟本以為這位老先生不說認同自己的意見,至少也會對這一現感性卻,卻沒想到得到了否定的答復。

「強子對撞機不可能因為你的一個突奇想而開動,你要尋找75ogev的粒子,對撞能量至少得開到1.2tev以上,甚至是2tev。這筆開銷不是一個小數字,更何況1h的日程表排的很滿,ern還有做不完的實驗要做,誰都想驗證自己的理論正確,但經費是有限的。」

6舟沒有就此放棄,試圖說服道:「可是教授,自『後標准模型時代』以來,我們還沒有現過哪個新的粒子,您不覺得這可能成為一個契機嗎?」

是的,無論是四誇克態還是現在現的五誇克態粒子,都是此前已經被觀測到的粒子,只不過置信度低於5sigma而已,在學術界被稱為「跡象」,無法被確定為「現」。

如果出現在75ogev的信號被確認存在一個新粒子,對於物理學來說意味著什么6舟不清楚,因為他也不知道會出現在那里的粒子究竟是什么。

但對於他個人而言,他可以肯定,這個現一旦被確定是真的,至少也是一個諾貝爾獎。

「說句心里話,我不是很看好,」聽到6舟的話,盧院士搖頭道,「75ogev太重了,從量子色動力學的角度來講,這脫離了理論基礎。」

6舟強調道:「但我們在at1as、ms探測器上都觀察到了這個信號!你認為這只是巧合?」

「是的,你說的對,他不一定是巧合,」盧院士點了點頭,指了指紙上的數據,「但你有沒有想過,它可能只是個膠子聚合時產生的雙光子信號?」

6舟點頭:「您說得對,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正是因此,我才需要用實驗去證明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看著自己的學生越說越激動的樣子,盧院士笑了笑,停頓了片刻,嘆了口氣說道:「我很理解你心中的激動,但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生過。而且就我個人而言,我很想幫你去檢驗這個結果,但很可惜,我們並非ern的成員國,只是合作國,無論是我還是水木大學的老高,在這兒都不太說得上話。而上京的bes,這個實驗做不了。」

6舟陷入了沉默。

正如老先生所說的,強子對撞機是別人的,肯定是優先做自己的研究。除非你能拿出確鑿的證據,不說直接說服ern的負責人,至少得讓他們對你的理論產生興趣。

然而這又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如果不針對這一能區進行實驗,根本就不會有證據出現。除非等別人做1tev以上的對撞實驗,然後從別人的數據中再去尋找這些邊角料……

可是,這得等到什么時候去?

而且到時候就算現了這些東西,多半也與自己無關了。

畢竟他不可能常駐在ern,一直盯著別人的實驗,他還要回去完成學業,還要去普林斯頓讀博。

回到了自己的房間,6舟趟在了床上,仰天看著手中這篇論文呆。

忽然,他輕輕咳嗽了聲,低聲問道。

「系統,75ogev到底有沒有粒子存在?」

系統沒有回應。

是因為物理等級不夠嗎?

還是因為,這種問題也算是方向性的提問?而根據他以前的經驗,但凡是涉及到方向性的問題,都不在系統的答疑區間之內。

mmp,越來越覺得這積分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