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科學家的事情怎么能叫裝逼呢?(1 / 2)

</br>何止是聽說過,簡直是久仰大名了。

毫不誇張的說,在當今國內數學界,邱老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國內數學第一人。

能與之比肩的,也只有已故的華羅庚與陳省身兩尊大神。

22歲博士畢業,25歲任副教授,27歲攻克世界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34歲摘下數學界的皇冠之一菲爾茲獎。和那位陶軒哲一樣,強的就像開了掛一樣。

不只是各種獎項拿到手軟,其在學術上的成就,也使得他成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其影響力遍及微分幾何、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領域,乃至高能物理領域!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對卡拉比猜想的證明,直接為八十年代弦理論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雖然有些無心插柳的感覺在里面,但在理論物理學界中,還是普遍將這位老先生當成是弦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可以說,國內凡是搞數學研究的,沒有人不知道這尊大神。而研究理論物理的人,更是不可能不認識這位大神。

不過因為邱老先生平時特別忙,想要見這位大佬一面還真不容易。

否則的話,哪怕是聊上兩句,也能受益匪淺。

所以,一聽說盧院士要帶自己去拜訪邱老先生,6舟立刻激動問道:「我們什么時候去上京?」

盧院士哈哈笑著說道:「十月份吧,現在還早。」

「……」

那您這么早和我說什么?

6舟一陣無語。

見6舟沒有說話,盧院士繼續說道。

「這兩個月我這里也沒什么項目,你就安下心來給自己充點電吧。數學上我沒什么可說的,但量子色動力學上,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下學期的課表我已經你郵箱里了,如果明年你想順利畢業,這些課你都下點功夫。不管你去不去聽,等這學期期末,我都會考你。正好說到這兒了,考試的范圍先畫給你吧,就是你郵箱里的那份課表。」

聽到這任性的考試范圍,6舟差點吐血,干咳了聲說:「教授,您這考試范圍畫的也太大了點兒吧。」

盧院士笑著說:「怕什么?對自己有信心點,我看好你!」

……

不管在量子色動力學上還需要如何精進,有一件事必須得盡快解決了。

從盧院士的辦公室出來後,6舟沒有在空盪盪的校園里瞎晃悠,而是馬不停蹄地直接返回了寢室,坐在了筆記本電腦前,開始研究起掃描槍得到的那些數據。

雖然不知道這塊電池究竟是什么程度的文明生產的,但就這塊電池而言,無論是工業水平還是科技水平,都遠遠過了地球上任意一個國家。

哪怕拋開負極材料不談,單說那殘留在管壁一側的「氧元素定向篩選隔膜」,就不是現有的技術手段能夠生產的。

是的,即便是知道了材料的結構,將所有的參數都擺在了面前,6舟也可以毫無疑問地斷言,就算他把這玩意兒傳到網上去,也沒有一個實驗室,能將這片薄到納米級厚度的隔膜生產出來。

而如果沒有這片隔膜,就算鋰枝晶的問題被解決,也不可能造出鋰空氣電池來。

至於原因,學過高中化學的人都知道,鋰這玩意兒不只是和氧反應,還會和空氣中的氮反應生成難以被還原的氮化鋰晶體,要是漏點水蒸氣進去,那爆炸可比鈉入水慘烈的多了。

日國人在這方面走的比較遠,野心很大,但至今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解決不了氣體分子篩選問題,造出來的鋰空氣電池就得背個氧氣罐在後面,手機是不用想了,新能源汽車說不准還有點可能。

不過,相信沒有人願意自己的汽車,每一次點火都得冒著變成火箭飛上天的風險。

經過了深入的研究,6舟現在可以斷定,這塊電池殘骸,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鋰空氣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