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抵達加州(1 / 2)

</br>十二月十一日,學術圈生了一件大事兒。

不過不是生在數學這邊的,而是醫學界。

就在三天前的下午,屠呦呦教授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表了以青蒿素的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為主題的中文演講,並於今日在斯德哥爾摩的頒獎典禮中,領取了「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獎牌!

同樣獲獎的還有與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三人將分享8oo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92萬美元。

由此,第一位除和平獎之外的華國籍諾貝爾獎得主,終於誕生了!

為華國學術界高興之余,6舟心中也是不禁感慨。

第一位華國籍的諾貝爾獎已經誕生,自己也該朝著菲爾茨獎加把勁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就在諾貝爾獎頒獎之後的幾天,國知局的官網上刊登了一篇名為青蒿素專利之殤啟示錄的文章,講述了這個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

雖然礙於時代原因,當時國內並沒有建立知識產權制度,將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上公開表是唯一選擇,但後來華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基於青蒿素開的衍生物「復方蒿甲醚」,專利權同樣不在華國手上,而是被瑞士的諾華公司拿去建立了專利壁壘。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還是對於專利問題的忽視。

明明是自己明的東西,到頭來卻要受制於人,令人唏噓不已。

而更令人唏噓的是,雖然獲得諾貝爾獎的是屠呦呦,這項研究成果卻和老人家沒有一點關系,相關技術材料好多部門都有,誰都搶著和外商合作,唯獨沒有她的事。

對於這位功臣的最高獎勵,只是79年國家明獎中的一個二等獎,獎金5ooo元,分到她手中只有2oo元。

而相比之下,同年獲獎的大村智,靠著微生物領域的各種專利費,已經積累了將近三百億日元的個人財富。八十歲高齡的他如今已經名利雙收,甚至已經不再從事科研工作,而是擺弄收藏的藝術品,安度晚年。

可見,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因為最近在關注專利的事情,6舟正好在國知局的官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

對於他而言,這也算是個警鍾了。

……

年末學術會議的時間最終定在了聖誕節前一周。

十八號的清晨,一架航班降落在加州機場。

托著行李箱離開了機場,6舟搭上了一輛出租車,前往了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

由聯邦數學學會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年末學術交流會議,將在伯克利分校舉行。

屆時,將會在開幕式中揭曉柯爾獎。

雖然他這位獲獎者提前兩個月就被劇透了,甚至沒等到正式的書面文件現來,就已經知道自己得獎的消息,但這預支的興奮,肯定沒有手捧獎牌和支票的那一刻強烈。

在伯利克分校的門口下了車,6舟遇到了正在等他的羅師兄。

一見面便給了他一個熱情的擁抱,羅師兄笑著說道:「你怎么不提前打電話給我?我直接去機場接你。」

6舟笑著說:「你的車在東海岸,來了還不是和我一起打車,還不如我自己打車過來。」

在來美國之前,他並沒有事先通知任何人,是等下了飛機之後,才打電話給羅師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