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那就證明給你看吧(1 / 2)

</br>黑板當然是有的。

即便沒有,只要他需要,也會有人拖來。

聽到了6舟的要求之後,呂老立刻吩咐了坐在他旁邊的秘書。

不到兩分鍾的時間,會議的工作人員便從禮堂旁邊的階梯教室,拖來了一塊立在架子上的活動黑板,擱在了禮堂的正前方。

走到了黑板前,6舟拿起了粉筆,構思了片刻之後,開始在上面板書了起來。

類似的研究,他在普林斯頓研究球面的拓撲變換問題時,其實已經做過了。

尤其是空心碳球的各項電化學、力學性質與結構之間的關系,他都做過系統性的分析,並有針對性地建立過數學模型。

現在不過是從已經做過的研究中,選取部分成果加以推廣。

以6舟的數學水平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會議仿佛進入了中場休息環節,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默不作聲,看著他往下寫。

孫教授目瞪口呆地看著6舟在黑板上板書,顯然是沒想到,這家伙還真能拿筆就寫。

其實,如果他對數學有過研究,或者哪怕對數學界有所了解,都不會產生6舟給不出證明如此天真的想法。

畢竟站在黑板前板書過程的那位,可是曾經因為現場證明孿生素數猜想,而在普林斯頓留下了一段傳奇的牛人。

相比之下,對已經完成過的理論進行推廣,這還真不是什么難事兒。

一直到寫下了最後一行算式,6舟停下了手中的粉筆,回頭看向了會議室內的其他教授。

「根據我的計算結果,比表面積在【2326m2g-1,3762m2g-1】區間,直徑在【6onm-7onm】區間的空心碳納米球體,理論上可以有效減緩多硫化合物的擴散,從而抑制穿梭效應。」

「當然,這僅僅是理論上的可行性。更具體的產物化學式,分子形態,以及更多的結論,都需要在實驗中進行驗證,這里僅論證可能性。」

「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了,還有問題嗎?」

這個……

必須沒有了。

在座的教授、學者一臉嚴肅地盯著黑板上的算式,心中卻是懵逼的。企業來的工程師瘋狂地做著筆記,不管有沒有用看不看得懂,總之先記下來再說。

呂老的眼睛亮,雖然更加的看不懂,但他卻看見了新能源的曙光。

心中暗嘆一聲果然如此,6舟放下了手中的粉筆。

m會議上,沒有人能看懂他的數學證明,一群鋰電材料的大牛們只能看著他的結論點頭,一個出來提問的都沒有。

在這里,也是一樣。

……

其實在研究「殘骸一號」的時候,6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不是關於技術本身,而是技術之外的東西。

客觀的來講,一項技術的誕生,必然是符合某種客觀規律的。

以隨處可見的拉鏈為例,人類文明為了遮體明了衣服,為了讓衣服更方便的穿戴,在社會生產活動中逐漸明了紐扣。很快到了19世紀,工業革命使得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生了飛躍性的突破,進而誕生了拉鏈。

基於同樣的理由,6舟相信,掌握鋰空氣電池技術的高等文明,絕對不是一開始便掌握著這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