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又多了兩個徒弟(1 / 2)

</br>隨著最後一批儀器上路,錢忠明和劉波兩人也從比利時返回了華國。

算上楊旭這位博士,6舟的研究所里已經有了三名正式研究員。

對於一家正式的研究機構來說,這個數字是遠遠不夠的,不過算上金大的那些和研究所簽了實習合同的博士、碩士,相關的實驗已經可以開始進行。

根據6舟的安排,楊旭這邊將設計實驗,對空心碳球的比表面積和孔徑對硫負載量、電解質中多硫化合物的質量分數等數據的影響,並繪制曲線圖像。

根據這些數據,6舟將通過數學方法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在設計新的實驗解決多硫化合物的擴散問題。

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是6舟第一次從事材料技術的研,也是他為計算材料學建立的理論,第一次在實際實驗中進行應用。

畢竟從殘骸一號上回收的改性pdms薄膜技術,主要還是得益於掃描槍這項工具的強大。而他在此基礎上建立的數學模型,只是為了給結論一個合理的解釋。

如果這次項目成功的話,將為他的理論提供真正意義上的事實論據。

想到這里,6舟的心中也是不禁充滿了期待。

如果說鋰枝晶問題的解決只是改變了新能源領域的話,那么這項實驗的成果,將有可能成為打通數學與化學之間橋梁的關鍵。

無論是站在化學家還是數學家的角度來想,這都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

隨著實驗開始有條不絮的進行,華國這邊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而6舟也到了該回普林斯頓的時候了。

聽聞6舟打算返回普林斯頓之後,許院士親自將6舟送去了機場。

在車上的時候,老先生的表情頗為不舍,眼看著快要到機場了,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這段時間感覺生活怎么樣啊?」

6舟笑著說道:「感覺都挺好的。」

許院士:「要不你干脆就留在這吧。那棟實驗樓也別借了,只要你肯留下來,從現在開始它就是你的!」

料到老人家會這么說,6舟輕輕搖了搖頭。

「還沒有到時候。」

許院士忍不住道:「在金大拿這菲爾茨獎,和在普林斯頓拿不是一樣的嗎?」

「完全不一樣,」6舟也沒有隱瞞自己想法的打算,直接說道,「一個本土培養的諾貝爾級學者,和一個歸國的諾貝爾級學者,在學術上的成就或許沒什么差別,但受到的重視完全不同。您是院士,應該了解的吧。」

這話本來不應該說的這么直白,終歸還是得蓋著一層窗戶紙。

但他和母校幾個老教授的關系都不錯,許院士也將他當自己人,所以6舟也就沒繞那么多圈子了。

而且,不只是這個原因,出於系統任務的考慮,他也需要一個更高的平台,來提升自己。

許院士沉默了好一會兒,嘆了口氣道:「也許你是對的……一路順風。」

6舟抱了抱拳:「您也保重。」

……

追著二月的尾巴,6舟乘坐的航班抵達了費城。

在機場的入口,他看到了開著他那輛福特探險者過來接他的秦岳。

在回國之前,6舟把車鑰匙留在辦公室的抽屜里,上飛機之前,給秦岳打了個電話。在得知他有空之後,告訴了他鑰匙的位置,以及自己的航班信息。

幫6舟將行李塞進了後備箱里,回到駕駛位上的秦岳一邊動了汽車,一邊和他說道。

「教授,您終於回來了。」

6舟:「金陵那邊有些事情要處理,這次回來拖得久了點,你們還好吧。」

「非常好,」秦岳點了點頭,有些感慨地說道,「就是感覺壓力好大。這里到處都是天才,在開大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感受到這樣的氛圍。」

普林斯頓和美國的其它大學一樣,有數不清的俱樂部和社團可以加入。普林斯頓的學生也和其它大學的學生一樣會玩,不會將自己關在屋子里當一個書呆子。

不過,相對的,在學習的時候,他們同樣也相當努力,甚至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很多人在大一便修完了大二的課程,而到了大二便已經完成了本科階段的全部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