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諾獎大佬的推薦(1 / 2)

</br>當一個理論已經被闡述得足夠清楚,當一場報告會在演說的環節便贏得了如此規模的掌聲,提問的環節反而顯得有些多余了。

當然,在提問環節站起來提問的人依舊不少。

而對於這些問題,6舟也都一一進行了詳細地解答。

比起一個舉手都沒有的m會議來說,這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進步。

這至少說明著,在場的聽眾是真正的,將他的理論聽進去了,而不只是單純地為了用掌聲掩蓋自己的無知。

報告會散場之後,有幾個洪堡大學的博士跑上了講台,興奮地找6舟要了簽名,說是為了紀念這個可能被載入化學史的瞬間。

雖然並不認為歷史會記載這種瑣屑的小事,但6舟還是滿足了他們的請求,在他們的課本上潦草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從台前走到了幕後,埃特爾教授向6舟走了過來,用認真的聲音說道。

「無論諾貝爾委員會是否認同你的理論的價值,我都會向瑞典皇家科學學院推薦你的名字。」

6舟微微愣了下,隨即笑道。

「謝謝。」

「不客氣,」看著6舟,埃特爾教授也寬慰地笑了笑,「該說謝謝的是我們,感謝你將這場報告會帶給柏林,我已經很久沒有聽過如此出色的報告了。雖然我無法保證你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青睞,但我覺得,至少被諾貝爾獎提名的榮譽屬於你。」

按照諾貝爾獎的評選規則,曾經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擁有推薦候選人的資格。

不過這並沒有什么值得興奮的,畢竟每年被推選的候選人通常有1ooo到2ooo人,經過兩輪篩選之後,最終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只有一個。

原則上是不能透露推薦人的,提名信息在5o年內嚴格保密。

不過在最初的推薦環節,這個規定並沒有被嚴格的遵守。

根據某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獲獎感言,至少在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存在著「嘿,我向瑞典皇家科學院推薦了你」這樣的玩笑話,而被調侃者通常都會在坐立不安中讀過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年,直到十月份的最終結果揭曉。

當然,和平獎和文學獎就不必提了。

連博彩公司都能提前「猜到」被提名者的名單,並且在名單揭曉之前開盤,這兩個獎項早就已經被玩壞了。

6舟開玩笑道:「你不應該告訴我,這樣對我來說就沒有任何驚喜可言了。」

埃特爾哈哈笑了笑:「只是提名而已,別太激動。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能把諾貝爾的獎牌捧回家就不錯了。」

6舟做了個無奈的表情。

「這也……太打擊人了吧。」

憑借一個新穎的理論拿下諾貝爾獎確實不太現實,很多東西都需要時間去檢驗。

但他覺得,即便如此,自己大概也用不著等上那么久……

……

對於諾貝爾獎,6舟並不著急,也並沒有因為埃特爾教授的推薦產生任何焦慮。

他覺得,對於自己而言,獎牌是對自己研究成果的一種認可,卻並非促使他去從事某項研究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