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眾望所歸(1 / 2)

</br>在獲獎人公布的瞬間,會場的氣氛瞬間被點燃了。

24歲的菲爾茨獎得主!

雷動的掌聲如爆的山洪,振聾聵。

氣氛被點燃的不只是大會的現場。

就在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森重文念出「6舟」那個名字的同一時間,央視官博直播視頻的評論區,瞬間被網友們刷爆了。

長久以來,雖然論文的總體數量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但華國數學界卻一直游離在世界的邊緣。

一枚菲爾茨獎或許不能代表任何東西,也說明不了什么。

但那枚獎牌上綻放的光彩,卻是讓無數人從新一代的學者身上,看到了自信,看到了未來,也看到了希望……

在這場狂歡之中,被刷爆的不只是央視的官微、轉新聞的圍脖……

昨天才被ns方程屠版過的水木論壇,今天再一次被菲爾茲獎給攻陷了。

十個帖子里面,至少有五個帖子在討論著新鮮出爐的菲爾茨獎。至於剩下的五個帖子里,即便不是在討論菲爾茨獎,多半也和這位獲獎人有關……

……

會場內,掌聲漸漸平息。

此時此刻,6舟並不知道,當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念出他名字的那一刻,網絡上生了什么。

也並不清楚,那些注視著他的人們,此刻究竟是如何的激動。

在全場目光與鏡頭的簇擁下,穿著正裝的他走到台上,從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森重文的手中,從容地接過了菲爾茨獎的獎牌。

這位老教授和6舟握了握手,代表國際數學家聯盟送上了祝賀。

「恭喜你,來自華國的學者。」

6舟微笑著點了點頭:「謝謝。」

隨著第一位獲獎者的揭曉,頒獎典禮繼續進行。

沒有任何懸念,第二位獲獎者是來自德國的彼得·舒爾茨。

這位一篇博士論文開創了一門「狀似完備幾何學」、平均兩篇論文一枚世界級大獎的牛人,在算數代數幾何領域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陪跑兩屆菲獎只是因為大家對他的「p進類完美空間理論」並不了解,而在他利用p.s理論對朗蘭茲綱領做出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之後,已經沒有人能懷疑這項理論工具的出色。

相比起前兩位眾望所歸的獲獎者,往後公布的兩位獲獎者稍顯遜色了幾分,但毫無疑問也是數學界頂尖的強者。

其中一位是來自劍橋大學的伊朗裔學者考切爾·比爾卡爾,另一位則是斯坦福大學的澳大利亞學者阿克薩伊·文卡特什。

前者是極具傳奇色彩的庫爾德難民,而後者是唯一一位同時在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上均獲得獎牌的澳大利亞人……並且,當時他只有十二歲。

當四位學者的名單全部公布之後,會場內再次響起了掌聲。

看著台上的四人,索菲·莫雷爾的表情有些落寞,輕咬著下嘴唇,一句話也沒有說。

坐在她旁邊的莫麗娜輕輕嘆了口氣,安慰了自己的導師一句:「……您還有機會。」

會場的另一側,同樣望著台上,久久不語的張瑋忽然嘆了口氣。

站在他旁邊,許辰陽安慰了老朋友一句:「……這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