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諾獎晚宴的邀請(1 / 2)

</br>過了霜降之後,金凌的天氣冷了許多,雖然還未入冬,但勝似冬天的寒冷。

此刻,金陵大學校園內,物院的某間辦公室,辦公桌的保溫杯上飄著氤氳的霧氣。

坐在辦公桌前的李榮恩教授,一邊喝著熱茶,一邊瀏覽著電腦上的會議信息。

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mrs秋會了,即將在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已經陸續放出。

無論有沒有時間去現場,這種材料學界的頂級峰會,都是任何材料人都會關注的東西。

從論文投稿的趨勢來看,今年石墨烯方向的研究,呈現了井噴式的增長。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毫無疑問是那篇關於石墨烯超導材料研究的論文了。

101k

這個數字在材料學界引發的轟動,簡直可以用海嘯來形容。

如果按照下載數量最高的論文進行排序,這篇過了截稿日期才放到官網上的論文,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上升到前三。

雖然李榮恩不是做超導材料這個方向的,甚至對石墨烯材料了解的都比較少,研究的主要是碳納米管,但這並不妨礙他看懂論文中講述的東西,並且體會到其中的牛逼

將論文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李榮恩教授放下了手中的論文,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厲害。」

石墨烯超導。

這個概念在幾年前還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沒想到竟然就這么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理論層面到應用層面的突破。

不只是如此,從論文中描述的內容來看,這101k的超導轉變溫度並沒有達到極限。

理論上,只要繼續提高石墨烯的載流子濃度,這個數字還可以做得更高當然,這說起來似乎輕松,但做起來肯定不容易就是了。

無論怎么說,做銅氧化物方向超導材料研究的人,看到這篇論文之後怕是會懷疑人生吧。

畢竟他們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才將超導的臨界溫度提升到125k附近而已。而石墨烯在可塑性以及工程性能方面的優勢,都足以將其完爆。

看來這陸教授,已經不滿足於將鋰電池領域攪個翻天地覆了。

電池、超導,接下來呢

李榮恩教授現在只好奇一件事情,這家伙接下來打算研究什么

似乎只要是被他盯上了的領域,最終一定都會被他顛覆。

同樣在看這份報告的不只是李榮恩,還有他帶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聽到了教授的這聲感慨,那個叫張帆的博士推了推眼鏡,架不住心中的好奇,一臉膜拜地問道:「教授,您當初帶陸神做實驗時的時候,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啊」

聽到這個問題,李榮恩教授笑了笑。

「什么樣的人除了天才之外,我也不知道該咋和你形容他。」

頓了頓,回憶著當初的往事,李榮恩教授繼續說道。

「數學建模大賽的成績我就不說了,你們估計聽說過。他大二的時候就能根據我提供的實驗數據建立模型,根據傅里葉紅外光譜儀收集到的數據推算產物力學性質。這里面技術含量有多少,你們自己琢磨琢磨。」

聽到這句話之後,不只是提問的張帆,辦公室里另外兩名研究生,臉上也露出了動容的神色。

會計算材料學沒什么,現在很多材料學方面的實驗都會用到第一性原理計算,尤其是金大出了陸舟這個妖孽之後,就算他們不是搞這個方向的,現在多少也懂一點。

但大二就能做到這點,實在是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