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合作達成(1 / 2)

</br>返回了德國之後,克雷伯教授沒有停留,立刻找到了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所長,說明了這次華國之行的情況

「這次我在金陵見到了陸教授,他向我展示了計算材料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將二維石墨烯以特殊的重疊角度進行堆疊,制備了超導轉變溫度為101k度的超導體。」

「sg1材料嗎那篇論文我看過,就在mrs秋會的論文集上,」正在伏案寫作的甘瑟海辛格教授沒有抬頭,若無其事的說道,「101k的轉變溫度,沒什么好驚訝的。」

雖然他是等離子體物理學家,材料學並非是他的研究領域,但身為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所長,身兼可控核聚變工程的重任,對於超導材料之類的前沿領域的研究進展,他還是有在跟進的。

要說101k的轉變溫度,確實沒什么好驚訝的。畢竟就他所了解的,目前物理學界對超導材料的研究,已經達到了203k,只不過該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的前景不大,很難走出實驗室而已。

到目前為止,他們在制作超導磁體時,采用的依舊是氧化銅材料。

雖然該材料存在著導熱性能差,磁場輸出不穩定等諸多方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綜合了所有因素之後,銅氧化物依舊是最佳的選擇。

「不只是101k的問題,」克雷普教授搖了搖頭,「sg1材料的真正優勢是在導熱性能上,我們都忽略了這一點。」

聽到這句話,甘瑟海辛格教授手中的筆終於停了下來,眉頭緊鎖,「你確定」

克雷伯教授用肯定的語氣說道:「親眼所見,我相信我的眼睛不會騙我。」

聽完了克雷伯的描述之後,海辛格教授的表情終於嚴肅了起來。

超導磁體是磁約束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關鍵,無論是托卡馬克還是仿星器的技術路線,都需要更大的磁場對上億度的等離子體進行約束。

如果這種石墨烯超導體在熱傳遞的性能上真像克雷伯說的那樣令人震撼,那么它毫無疑問將成為解決可控核聚變技術瓶頸的關鍵。

坐在旁邊的辦公桌上,海辛格教授的助理轉著手中的圓珠筆,提醒道:「亥姆霍茲聯合會那邊呢沒有他們的允許,我們不可能單方面地與金陵高等研究院達成wega裝置的轉讓協議。」

「亥姆霍茲聯合會那邊我會去接觸,你幫我通知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關於這件事情,我們需要開會討論一下。」

許校長的意見,倒是給陸舟提供了一條思路。

既然廣撒網的方式沒用,那就只能由針對性的挖人了。

對於陸舟而言,這一點倒是不算很難。

數學這邊他一直有在跟進學術界的最新研究進展,對於哪些學者完成了哪些工作,只要看他發的論文就知道了。

至於物理,他對前沿領域的研究跟進的可能沒那么緊密,但只要留意一些頂會的報告,挖幾個有潛力的學者過來還是沒問題的。

在人選上,他主要針對有回國意願的海外華人教授。

配合金陵市本地的人才落戶政策,在原有待遇的基礎上,他還能幫這些學者們爭取到50萬至100萬不等的安家費,並且這筆錢還不用他自己出,可以說是相當劃算。

事實證明,許校長的意見確實不錯。

在接到了陸舟的郵件之後,即便一些暫時沒有回國想法的華人學者,也對來自諾獎、菲獎大佬的邀請產生了興趣。

而且高等研究院的待遇以及不受政治打擾的研究環境,在國內研究機構的大環境中也算是獨樹一幟,這也確實讓一部分人心動了。

最後能吸引多少人過來陸舟不知道,但想來應該不會讓他失望。

「你住的這地方太偏了,連個過早的路邊攤都沒有,還得開車到外面去買。」提著油條、湯包、豆漿回到了家中,陸邦國一邊換了鞋,一邊往屋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