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沸騰的等離子體物理學界(1 / 2)

</br>用了大概三天的時間,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研究員們,完成了對實驗數據的整理。

而與此同時,負責將這些數據匯總的6舟,也完成了相關論文的寫作,並且最終將這篇有三十多人署名的論文,投稿了《科學》期刊的編輯部。

就在他剛剛完成稿件投寄的時候,手機的鈴聲便響了起來。

拿起手機看了眼,只見是潘院士打來的,於是6舟便按下了接通鍵。

而幾乎是電話剛一接通,電話那頭便傳來了老潘充滿笑意的聲音。

「你這家伙可以啊,你這回可算是把老周的臉給打疼了。只把他這會兒正在頭疼著,怎么吐出去的吐沫再咽回去吧。」

聽到了這句話,6舟靠在了辦公椅上,做了個無奈的表情。

自己把臉湊過來了,這也能怪他嗎?

不過就算他說是誤傷,大概也不會有人信吧。

停頓了片刻,潘院士換上了認真的語氣,繼續說道:「說實話,原本聽說你將第二次實驗的目標定在三十分鍾,我就已經夠詫異的了。現在沒想到我還是低估了你的本事,只怕就是德國人自己也沒想到,他們的ega裝置還能廢物利用到這種程度吧。」

雖然時間只是翻了一倍,但這其中的難度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么簡單。

毫不誇張的說,單是這份成績,他們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研究,已經將世界甩開一大截了。

「接下來呢?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聽到這個問題,6舟淡淡笑了笑,說出了自己的打算:「下一次,我打算玩真的。」

聽到這句話,潘院士神色微微動容,用不敢相信的語氣確認道。

「示范堆?」

握著手機的6舟點了點頭。

「沒錯。」

從6舟那里聽到了肯定的答復,電話那頭的潘院士倒吸了一口涼氣,心中的震撼無以復加。

在讀音上,實驗堆和示范堆似乎念起來很像,但卻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

前者只是能夠滿足等離子體實驗最基本實驗需求的實驗裝置,而後者則是要求實現從等離子體約束到聚變反應再到電能輸出等一系列環節的示范反應裝置。

不出意外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這台示范堆都將成為華國,乃至全世界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樣板工程。

毫不誇張的說,相比起後者,前者只能算玩具了。

雖然可控聚變研究的實驗已經進行了半個世紀,各種實驗堆層出不窮,但無論是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還是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研究所,都沒有一家機構能夠完成可控核聚變的示范堆。

而關於示范堆的計劃,也永遠都只是停留在各大研究機構的時間表上。

用不確信的語氣,潘院士遲疑問道:「現在就開始造示范堆,會不會太早了?」

一小時的高密度等離子體磁約束實驗雖然值得慶賀,但再怎么說,現在就開始搞這個示范堆,步子也邁的太大了點。

至少就他所了解到的信息而言,還有很多關鍵性的問題沒有解決。

聽到電話那頭的6舟如此自信,他現在甚至都有點兒擔心,這家伙是不是膨脹了。

對於潘院士的詢問,6舟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不會太早,很多東西可以邊研究邊做,不一定非得等到一切准備就緒才開始動工。更何況最關鍵的導磁體和控制方案已經被我們解決了,第一壁的抗輻照材料,我相信也只是時間問題。只要條件允許,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能將這個示范堆給造出來。」

先想辦法把反應堆的等離子體運行軌道、外場線圈、水冷偏濾器等等這些能造的裝置給造出來,像是第一壁的包層材料這些在技術上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等到解決了之後再做出來並且裝上去就行了。

不過這示范堆和實驗堆的規格完全不一樣,兩者的成本也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