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只有我能做到的事情(1 / 2)

</br>盛憲富愣住了。

在遞出論文的時候,他甚至都做好了被諷刺一番的打算。

然而卻是沒想到,自己這個天馬行空的設想,竟然能夠得到6舟的認同。

「冷核聚變並不是一個取笑的命題,事實上很多做不到的東西並不是因為它是錯的,而是因為我們對這個宇宙還不夠了解。」

從辦公桌前站起身來,6舟走到了懸掛在辦公室牆邊一角的太陽系圖旁邊,視線落在了那團數十億年如一日燃燒著的火焰上。

「就像我們至今無法完全理解,恆星力量的來源一樣。」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恆星內部生的聚變反應也是一種形式的冷核聚變,只不過它看起來並不像人們所能理解的那種「冷」。

倘若要實現核聚變,兩顆質子必須具有足夠能量來克服庫侖位勢壘,使得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距離小於1o^-14米。而想要達到這種距離,單個原子核的熱動能至少得達到mev的能級。

然而事實上,恆星內部的原子核的平均熱動能只打到了kev的能級。

一個很直觀的數量級對比,便可以證明單獨熱動能並不能克服庫侖位勢壘來促成核聚變。即便考慮引力的作用,恆星內部的聚變反應,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不科學的。

從經典力學的角度,是很難解釋這種「不科學」的現象的。

因此,就不得不引入一個量子力學中的概念。

即,量子隧穿效應。

雖說這個概念聽起來可能有些晦澀,但事實上只要對波粒二象性和不確定性原理有所了解,就不難理解這它的內涵。

在量子力學中,一切研究對象都處在一個不確定的狀態,而且其確定的范圍滿足一個關系。

以一個經典力學中常見的小球為例,在一座高山的面前放著一顆小球,按照經典力學的觀念,只有當小球的度足夠大時,才能越過這座高山。如果它的度不夠,可能沖到了半山腰上便耗盡了動能,最終哪里來的滾到哪里去。

然而在量子力學中,即便小球的度可能不是很大,但在滾向這座山的時候,它依然有一定地概率能夠穿過去。

如果將這座山換成勢壘,小球換成原子,就是恆星中能夠生聚變反應的原因了。

盡管原子核的能量遠小於庫侖位勢壘的位勢,但由於量子隧穿效應的存在,使得質子依舊能夠穿越庫侖位勢壘,投入另一顆質子的懷抱中。也正是因為這種概率性的燃燒,恆星才能穩定地燃燒數十億年的時間,而不是在一瞬間爆炸,將所有的燃料全部耗盡。

「冷核聚變事實上是可行的,或者換個更學術點的說法,在未達到聚變的宏觀條件時,使聚變反應確實生這件事情,在理論上也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也沒有將理論推進到足以完全揭示其中奧秘的程度。」

「想要解決可控聚變的小型化問題,我們必須從本質上出,弄懂強相互作用是什么,並用一個確定的模型將它和電磁相互作用達成統一,」說著,6舟將手中的論文還給了盛憲富,停頓了片刻之後繼續說道,「如果能用一個確定的模型將強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達成統一,我們的課題也會順利許多。」

「事實上,我並沒有放棄可控聚變小型化的研究。」

「只是因為,理論方面的工作,目前看來只有我能做。」

……

關於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6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關鍵性的幾個難點卻依然無法解決。不過他也不是很著急,馬上還有一場報告會要開,等開完了報告會他還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