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競爭對手(1 / 2)

</br>招標大會結束了。

在陸舟之後,又有不少和國防單位有著密切合作的研究所和航天企業在ppt上展示了自己的技術,雖然其中也有不少比陸舟拿出來的那張ppt上表述更誇張的概念圖,但大家似乎都沒什么吐槽的願意了。

就這樣,在這詭異的氣氛中,招標大會走向了尾聲。

會議結束之後,陸舟回到了酒店,洗了個澡之後,照著前段時間收集到的名片依次打了個電話,最後才將電話打給了學姐,將他在招標大會上和袁院士的賭約說了一下。

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並不是和袁院士的賭約,畢竟和一個總工程師打賭也沒什么意思,就算他贏了航天集團也不是他能說了算的。

取而代之的是,這是一份帶有對賭性質的口頭協議。

即,關於近地軌道50噸荷載投送的招標方案,將以「成品」代替投標文件進行競標。或者換句話說,便是誰先證明自己擁有將50噸荷載投送到近地軌道的能力,誰就能在報價不超出對方太多的情況下中標該項目。

而這筆經費,大概會在90-120億rmb之間。

雖然只是口頭上的協議,但得到了科工局領導和航天集團一把手的承認,而且被寫進了會議筆錄中,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算是具備一定的執行效力。

畢竟拋開當著這么多同行的面立下的賭約不談,如果星空科技的電推進系統真的能夠做到ppt上所展示的那般先進,科工局那邊也沒有不為這項技術買單的理由。

而且無論誰從這場競賽中勝出,招標方都是不虧的。

當然,對於星空科技而言,面對航天集團這種航天巨頭,參與到這場競賽的壓力還是不小的。在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已經基本研發完畢的情況下,如果他們狠下心去搞,未必不能提前把還在藍圖上的長征九號提前造出來。

不過雖說如此,陸舟還是有不少勝算的。

現在霍爾推進單元和可控聚變裝置小型化的技術已經完成,航天飛機的設計也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只要經費能夠跟的上,他相信小艾的表現和那些好不容易買到的工業設備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然而……

在他將事情的始末和學姐講完了之後,還是免不了被數落了一頓。

「這種事情你怎么都不提前和我說一下?」

陸舟嘆了口氣說:「當時在會議現場又不能打電話,連通訊設備都上交了,我就是想通知你一聲,也得有法子和你說吧?」

坐在辦公椅上,陳玉珊一臉頭疼地說道:「你的決定太草率了……你知道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嗎?」

星空科技雖然發展前景很不錯,但作為專注於研發領域的企業,和航天集團這種巨無霸相比,還是遜色了幾分。尤其是在航天領域,這場競賽完全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進行較量。

拋開技術儲備和工業產能不談,單就說發射經驗而言,航天集團就足以將星空科技給比下去了。

否則為什么這個所謂的「對賭協議」一出來,其它企業基本上都放棄了對這個項目的投標?而是將關注的焦點放到了像是登月艙、宇航員生命維持設備等等項目的競標上?

因為在近地軌道投送能力上,沒有任何企業有信心戰勝「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更沒半點信心戰勝「長9」。

這便是老牌航天集團的底氣!

食指在椅子的扶手上輕輕敲了敲,陸舟聽完了學姐的抱怨之後,表情沒什么變化地繼續說道:「但這是最好的辦法,如果是正常競標的話,我們除非將報價壓的很低,否則很難贏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