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了?(1 / 2)

</br>金陵高等研究院,材料學實驗室。

站在一台光學顯微鏡的旁邊,陸舟輕微的轉動著細准焦螺旋,觀察著玻片上的碳納米管纖維。

約莫過了四五分鍾,陸舟的眼睛離開了目鏡,看向了站在旁邊的楊旭。

「沒辦法做的更長一點嗎?」

楊旭搖了搖頭。

「最多只能做成這樣了。」

根據顯微鏡下觀測到的數據,最短的樣品只有5-10μ比較長的能達到2,但數量屈指可數。

令人絕望的是,哪怕是生長到2的碳納米管樣品。比起那塊布料上的那一根根如頭發絲般平整光潔的碳納米管絲線來說,躺在這張玻片上的樣品簡直就像是一堆胡子渣,還是剃的參差不齊的那種……

摸著下巴沉思了一會兒,陸舟開口說道。

「……sg-1超導材料上用到的定向生長技術呢?你試過了沒?」

「你能想得到的方法我都試過了,」楊旭搖了搖頭,「這種高抗拉強度碳納米管的孔徑比sg-1材料的孔徑小得多,很難通過定向生長的方式來合成……而且退一萬步,就算真的用這種方式能做到,從成本上來講也很難接受吧?」

如果是超導材料還好,本身是用在高尖端領域,用量不大的話貴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只是一種抗拉材料就花這么大的血本,那就有點沒必要了。

神色復雜地盯著顯微鏡上的撥片,陸舟依然有些不死心的問道:「一點思路都沒有?」

「那倒也不是,思路的話還是有一點的,」從實驗桌的旁邊翻出了一張報告,楊旭遞到了陸舟的手中,「根據幾組實驗數據反饋的信息來看,通過改善催化劑的類型是可以有效改善長碳納米管分子在生成物中的比例的。就這一性質來看,這種表面修飾有含氮基團的碳納米管分子,和我以前做過的一些樣品倒是很類似。」

「所以我們只需要不斷地改進催化劑,使催化劑在該碳納米管高溫生長過程中保持活性,理論上是可以提高它的長度的。」

對於碳納米管的生長而言,其高溫生長過程中催化劑的失活是一個不可逆的規律,也是限制碳納米管長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過改善催化劑,延長其失活時間,確實是一個技術上可行且成本可控的研究思路。

聽完楊旭的話之後,陸舟點了點頭說:「……那就按你說的思路去做好了,如果經費不夠的話只管告訴我。」

「這個你放心,真到了缺經費的時候我肯定不會和你客氣,」楊旭笑了笑,頓了頓繼續說道,「對了,有個事兒我得問下你,現在實驗室制備的問題已經解決……需要注冊專利嗎?」

陸舟想了一會兒說:「先給碳納米管樣品注冊一個吧,制備用的催化劑再等等。」

楊旭:「那論文呢?」

陸舟:「等到專利注冊之後,可以考慮把除了制備過程之外的內容整理出來投個一區。」

對合成過程保密,單純將那個表面修飾有含氮基團的樣品作為一種有意思的碳納米管投稿,在材料學界也是行得通的。

如果能夠吸引更多的研究機構參與進來,對於他這邊而言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不只是材料學界,在學術界的任何領域都是如此,一個問題熱度越高,感興趣的研究機構越多,出成果的速度就越快。

光靠一個研究所閉門造車,不與其它學者或者研究團隊交流意見的話,一個問題琢磨個十幾年下來都不一定能看到結果。

「那就按你說的好了,」楊旭點了點頭,繼續說,「……對了,咱們給它取個什么名字好?」

也沒多想,楊旭下意識地就問出了這句話。

然而這句話剛出口,他便後悔了。

只不過問都問出來了,這會兒就算再想反悔,也已經來不及了。

只見陸舟不好意思一笑,認真思考了一會兒,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