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Future!(1 / 2)

</br>海州。

第三屆核工業峰會正在召開。

作為國內最高規格的行業會議,國內不少可控聚變工程的元老級大牛都有出席到場,這其中包括潘院士和周院士這些已經退休的元老,也包括王增光、李健綱院士這些曾經站在點火現場、現在依舊站在崗位上的學術帶頭人。

當初實驗堆點火時,這些人們原本就是從天南地北奔來會戰的,而點火成功之後,一群人便收拾行李奔赴祖國的大江南北,也未在此地做片刻的停留。

如今故地重返,難得聚一次,自然是少不了一起喝一杯。

飯桌上的氣氛相當熱鬧。

兩小杯白酒下肚,盛憲富教授喝的有些微醺,忽然眯了眯眼睛,出聲感慨道。

「總感覺少了點什么。」

聽到了這句話,坐旁邊的李昌夏教授爽朗笑著說道。

「是少了陸院士吧,他沒來,我也感覺少了些什么。」

雖然每一屆核工業峰會都有和陸舟發邀請函過去,但每一屆陸舟好像都沒有來的樣子。如今這第三節核工業峰會舉辦地定在了海州,連潘長虹院士這種已經早許多年就退休了的老教授都來捧場了,陸舟依然沒有來,多少還是讓當初的「老戰友們」有些寂寞。

聽到兩人的交談,王增光院士笑著說:「我在俄羅斯的時候倒是見過他一面。」

盛憲富立刻問道:「哦他現在怎么樣了」

「他好得很!沒誰比他過的更好了!」王院士哈哈笑著,擺了下手繼續說,「陸院士有他自己的事要忙,他現在還在最適合搞科研的黃金年齡,沒時間來陪咱們這些老家伙也正常。」

就在這時,一直沒說話的李健綱院士忽然開口道:「說到陸院士,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他最近好像辦了個期刊,名字叫未來。」

顯然也聽說過了這件事兒,王增光的臉上連一絲意外的表情都沒有,只是笑著說道:「聽說過了,我早就讓他在這上面花點心思了,這家伙不聽我的。那么大一個研究院連個院辦期刊都沒有,現在被人家下絆子了才想起來這回事兒,這真是早干啥去了。」

盛憲富愣了下:「下絆子」

王院士:「嗯,他那篇論文投的ieee頂會,被別人撤稿了。」

李健綱表情略微驚訝說:「被撤稿了這我倒是第一次聽說。」

盛憲富也是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鏡:「陸院士都被撤稿了什么論文……不,什么期刊這么牛逼」

「就那個ieee的頂會吧,好像是和集成電路設計有關的。我不是搞這個方向的,具體情況是什么我也不太了解,好像那篇被撤稿的論文,通訊作者掛的是他的名字。反正也不算什么大事兒,但看樣子他自己好像咽不下這口氣。哈哈,不過這樣也好,這家伙就是這樣,除了搞科研上的事兒,沒人再後面趕一下他,他是懶得動的。」

這一趕趕出來本世界級的期刊,王增光的心里還是挺高興的,甚至有點兒想謝謝ieee的人這么不給面子。

聽完了王增光的話,坐在旁邊的李健綱院士嘆了口氣說道:「連陸院士的論文都被撤稿了,這ieee也是挺有意思啊。」

忽然,他話鋒一轉,開口說道。

「不過說到陸院士這期刊,咱這些老戰友不能不支持一下啊。」

「這還用你說啊,我早就給他安排上了,」一杯白酒喝下肚,王增光面色紅潤,笑著說道,「以後咱們核工業集團,包括585所在內的全部研究單位,評職稱的時候投在未來上的文章,直接當頂刊用!被子刊收錄的論文,一律按照一區的標准作為參考!」

雖然是借著酒意說出了這句話,但王增光的語氣,卻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

聽到了他這句話,包括李健綱院士在內,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這可是核工業集團!

國內核電領域的巨無霸一般的存在!

如果說東亞電力是發電賣電的,他們就是搞核電設施建設的,兩家企業分別占據了國內核電領域的半壁江山。

這么一家擁有上百所研究單位的核電巨頭,居然選擇了一本還沒出刊一期的期刊作為評選職稱的參考,並且還是直接當頂刊的標准……

不得不說,這聽起來確實有點兒駭人聽聞了。

不過,在座的學者們雖然意外歸意外,卻也沒人覺得這有什么不妥。

畢竟這位創刊人可是可控聚變之父,即便已經身在此界之外多年,但沒有人會懷疑他在這個領域的權威。

哪怕是當今可控聚變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王增光和李健綱院士兩人。

畢竟,若是沒有那個人的話,聚變之火的點燃還不知道有幾個五十年要等……

「陸院士的學術聲譽和能力我還是信得過的,如果他都信不過,這個世界上也找不出來幾個比他更靠譜的了。」喝了一口白酒,李健綱院士感慨了一陣子,下定了決心開口,「我決定了,從現在開始,咱們廬陽物質研究所,在年終考核和職稱評定上,也將未來及其子刊,納入一區分區!」

以核工業集團和廬陽物質研究所的研發能力以及在行業內的影響,再加上肯定會跟上的東亞電力,有這三家單位的研發機構供稿,未來能不能辦下去不好說,至少其在核工業領域的地位已經無人能出其右了……

……

遠在金陵的陸舟並不知道,他的期刊還沒出來,就已經被這么多老朋友給「安排」上了。

事實上不只是可控核聚變領域,甚至不只是他的老朋友,幾乎就在未來期刊創刊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整個國內學術界都在興奮地討論著這件事情。

未來。

譯名future。

這個光是聽著便令人充滿無限遐想的名字,總讓人不禁聯想到學術界兩大全領域通用的頂刊science和nature。

雖然陸舟並沒有公開表示這本未來對標的是哪一家期刊,但還是架不住人們任由思緒發散。

多少年來,不管是職稱評定還是業績考核,哪怕是博士的畢業論文,外文期刊基本上都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了。

不只是因為學術界的話語權被掌握在西方世界的手中,事實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多數的研究機構不管是不是在北美,或多或少都在為美國人打工。

哪怕有些領域美國並非是絕對的強勢,但僅僅是因為學術界的中心在那里,無論是出於個人還是集體的利益訴求,一名學者在研發方向甚至是課題的選擇上,都會更多地考慮能夠解決關鍵性的問題。

而什么問題是關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