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放出的風聲(1 / 2)

</br>陸舟仍然記得。

在最初的最初,系統就曾經向他透露過,當所有學科滿級之後,將解鎖lv10之後的世界

即,那個關於未來時代的選項。

關於未來世界究竟是是什么,又會以怎樣的形式呈現在自己的面前,陸舟在此之前曾做過許許多多的設想。

甚至於就在幾個月前,剛剛翻開那張金色的傳說任務卡的時候,向來淡定的他都因此而激動的熱血沸騰,甚至於一晚上沒睡好。

現在,他的數學等級終於觸碰了lv10的界限,一只腳指頭已經踏在了通往未來的邊界上,再沒有任何人比他更接近未來……

深呼吸了一口氣,望著遠方冉冉升起的晨輝,陸舟的右拳輕輕捏緊,又輕輕地松開了。

雖然那激動的感情是不會騙人的。

但相比起單純的激動與興奮,此刻充斥在他胸膛的,更多的卻是一絲明悟。

仿佛隱隱約約之間,他已經感覺到了系統真正想要傳達給他的東西,以及所謂的未來時代,究竟是什么……

……

和那個晨練的老頭道了聲別,陸舟轉身沿著來時的路,返回了家中。

來到二樓的書房,走到書桌前坐下的陸舟,先是檢查了下郵箱。

距離他發信已經過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了,法爾廷斯教授依舊沒有回信,想來要么是在忙著些什么,要么便是還沒想好該怎么回復他。

笑著搖了搖頭,陸舟伸了個懶腰,從旁邊取過了筆記本打開。

先是開了一瓶精力葯劑,當做是勝利的香檳一口飲下,感受著那疲勞的感覺一點一點從身上褪去,接著他便開始了今日份的工作。

花了大概一上午的時間,在小艾的輔助下,陸舟將草稿紙上的內容全部整理到了電腦上。

完整的論文一共四十頁紙,比想象中的篇幅還要龐大。

其中除了代數與幾何的大統一理論之外,還包含了他腦海中關於數學這門學科未來的輪廓和框架,以及一些在研究該問題時,他引申出的猜想。

就內容的量而言,都夠數學未來出一期特刊了。

事實上,若是給他一些時間的話,這些由他提出的命題,絕大多數都是可以以定理的形式寫上去的,而他也確確實實想到了一些絕妙的主意,有可能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只是這樣一來不但偏離了這篇論文的主題,更顯得有些無趣了點。

畢竟學問是越做越多的,問題是解決不完的。

比起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花費時間,他還是更想把有限的時間放在對真正重要的命題的思考上。

至於那些留白處的懸念,還是交給未來的學者們去思考吧……

敲下回車的那一瞬間,陸舟向後輕輕靠在了椅子上。

並沒有讓他等待很久。

幾乎是當論文成功上傳的那一瞬間,那熟悉的淡藍色對話框,也同時浮現在了他的視域之中。

恭喜宿主,完成「傳說」任務!

……

論文上傳的時候是中午十二點。

此時此刻美國絕大多數地區,時針才剛剛走過午夜的正點。

與麻薩諸塞州劍橋市郊區寂靜的夜晚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坐落在郊區的克雷研究所,此刻卻還是一片燈火通明。

作為一家非營利性的私立學術機構,該機構的目的旨在促進和傳播數學知識,並給予那些有潛質的數學家各種獎項和資助。

與其他那些為了經費而發愁的純粹數學科研機構不同,這家學術機構自98年成立以來,似乎一直都在為如何「發錢」這件事情而頭疼。

比如現在。

坐在所長辦公室里的迪頓所長,就在為這樣的事情而發愁著。

自從黎曼猜想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被證明之後,他們便一直在為頒發千禧難題大獎與一百萬美元的獎金這件事情而頭疼。

到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因為這位獲獎者的身份有點特殊。

算上ns方程和楊米爾斯方程這兩大千禧難題,這個家伙已經拿過兩次獎了!

不出意外的話,馬上他又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三次獲獎。

而且還是分量最重的黎曼猜想。

搞的這個獎項都快變成專門為了他而設立的了!

其實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倒也罷了。

頒個獎而已,也沒說非得頒給不同的人。

然而偏偏這位陸教授,似乎對領獎這種事情並不感冒,甚至於已經表現出了一絲不耐煩的感覺。

再加上這家伙既不缺名聲也不缺錢,上次楊米爾斯方程的千禧大獎,他干脆連來一趟都懶得來,還是讓他研究所里的一名物理學家,在出差的途中順道去的法蘭西學院,把那個獎牌和一百萬美元的支票給領走的。

從夏天還沒結束開始到現在,整個克雷研究所上下,無論是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還是看守大門的保安,都在議論著這個獎到底還頒不頒的事情……

「……夠了!我已經不在擔任科學顧問委員會理事長一職了,你們應該找其他更有能力,更有遠見的學者來擔任這一職務!而不是習慣性的一碰到麻煩就想著把它扔給我!」

所長辦公室,傳出了卡爾森教授的大聲咆哮。

在聽聞迪頓所長打算將這件事情交給已經快退休的自己時,他幾乎是瞬間就翻臉了。

看著擺明了不像是打算合作的樣子的卡爾森教授,迪頓所長雖然打心眼里不想為難這位老人家。

但想到那個獲獎人的身份,以及給那位大佬頒獎是多么的困難,他也只得在心里默默說了一聲對不住,然後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可是在我們研究所里,學術聲望最高,最有資格來做這件事情的人也只有您了,而且也只有您和他有過一點交情。算我求你了,這是最後一次!相信我,我對天發誓!」

說這話的時候,迪頓的心理其實也是充滿了無奈。

他從前根本就沒有想過,在他的任期內會發生這么多麻煩的事情。

所謂千禧難題,顧名思義是為整個千禧年所准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