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看起來,也不是那么的不可能(1 / 2)

</br>,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威爾遜·奧哈尼安是一名在斯坦福大學任教的物理學教授,主要從事高能物理方向的研究。作為曾經的奧利弗·巴克利獎得主,他算是近些年來涌現的一批青年物理學家中的佼佼者了。

雖然沐浴著同齡人羨慕的目光,但只有奧哈尼安自己才知道,自己當初選擇的這條路究竟有多艱難。

受限於落後的技術手段,到現在為止他們還在驗證上個世紀的猜測是否正確,而關於未來的探索卻幾乎沒有開始。

好在最近這些年突然暴富的華國人慷慨解囊,在月球的環形山上修建了一座比更大的icrc,才讓高能物理的展重新回歸到快車道上。

比如舟(z)粒子。

這顆從去年年底開始,從高維世界跌入人們視線中的粒子,將高能物理的研究直接向著看不見的世界拓寬了整整n個維度。

而現這顆粒子的6舟,也因為這一開天辟地的現,一舉拿下了2o2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了本世紀最傑出物理學家的候選。

一眼便瞧見了這個方向背後廣闊的前景,奧哈尼安第一時間便改變了研究方向,進入到了對z粒子的研究中,並且在對「z粒子的維度變動解釋」研究中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

不出意外的話,下一屆狄拉克獎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

現在意外顯然已經生了。

「簡直是放屁……」

「空間通道?時空曲率改變?」

「照這個說法是不是我只要原地打個洞,就能鑽到銀河系的另一頭去?」

罵罵咧咧地將手中的論文揉成一團丟進了紙簍里,奧哈尼安毫不吝嗇口中的鄙視,將那什么「空間通道」、「時空曲率改變」理論批判的一文不值。

事實上,他的鄙夷不是沒有依據。

在廣義相對論中,如果空間的拓撲結構在一個有界的區域內生了變化,那么在這個變化所生的時空范圍內存在閉合類時曲線。

而所謂的類時曲線,便是物理上可以實現的有質量物體在時空中的運動軌跡。

這句話有個通俗的解釋就是,改變空間的拓撲結構是被廣義相對論所禁止的!

這不是一個猜想,而是被斯蒂芬·霍金證明的一個定理。

事實上,很久以前在看到z粒子從高維度跌落到低維度時對引力場產生的擾動現象時,奧哈尼安就產生了類似的腦洞。

然而這種模糊的腦洞,很快就被他自己給否定掉了。

因為無論是想要證明這一觀點,還是否決掉這一觀點,都需要龐大的計算量來支撐,就連一些專門研究拓撲學、代數幾何學的數學家都會感到棘手。

而這一點,他也是找斯坦福大學的數學教授確認過的。

相比之下,他更傾向於另一種解釋。

那便是z粒子從高維度移動到低維度時生了質量虧損,而這種維度意義上的質量虧損最終導致了經典時空下觀測到的引力變小。

而這一部分引力去了哪里?

他認為可能是額外維。

然而這篇論文,無疑是將他的研究全盤推翻了,也讓那個在他看來幾乎是唾手可得的狄拉克物理學獎走遠了……

看著火的奧哈尼安教授,辦公室的助理站戰戰兢兢地站在旁邊,不敢說話。

等到他的氣看起來消了一些之後,那位助理才咽了口唾沫,小聲說道。

「但這篇論文的作者,是6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