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1 / 2)

</br>新聞布會當天。

金陵航天射中心的一號會議廳內人頭攢動。

膚色各異的記者站在這里,幾乎將原本還算寬敞的會議廳整個擠滿。

為了給采訪的人留出足夠的空間,所有的攝像頭不管是自動還是手動的,都被統一安排在了會議廳的兩側,將會議廳中間的位置給空了出來。

「這么大的場面,您說6院士能應付的過來嗎?」

站在李局長的旁邊,穿著正裝的年輕男人,表情略微驚訝地四處張望了一下,自言自語地嘀咕了句說道。

作為科工局局長辦公室秘書,這場新聞布會原本是由他來擔任新聞言人的。不過既然6舟答應了由自己出席,他就變成了替補。

聽到自己秘書的話,李局長哈哈笑了笑。

「應付不應付的過來?你在開玩笑吧。那家伙見過的大場面怕是比我都多,比這還熱鬧的都見了不少,這點小場面,咱就別替他擔心了。」

牆上掛鍾的時針走到了正點。

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下,穿著正裝的6舟走到了台上。

面對著全場一雙雙緊盯著自己的視線,6舟表情如常地清了清嗓子,用平穩的聲音開口說道。

「大家下午好,我是6舟,載人登火辦公室的總設計師。」

「原本在我們的安排中,第二批前往火星科考基地的科研人員,將在年末隨前往火星的補給一道出,但由於我們在坐標南緯15°、西經1281°區域附近現了疑似地外文明的蹤跡,所以修改了原先的射計劃,重新配置了第二批登火計劃的人員和設備。」

「下面是經過調整之後的載人登火計劃路線圖,以及『第二次接觸』的具體工作安排……下面請看大屏幕。」

用言簡意賅的措辭對整個載人登火計劃進行了一個概括性的介紹,6舟在放映ppt的時候,給足了這些記者們拍照的時間。

很快,ppt放映結束。

6舟朝著旁邊的工作人員點了點頭,示意第一輪的提問環節可以開始了。

考慮到需要公布的內容,新聞布會的消息披露氛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針對計劃的具體細節,後半部分則是對與地外文明進行第二次接觸的「人類代表團」的名單進行公布,同時對諸位代表們的身份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為了方便記者們集中提問,提問環節也被分成了兩部分進行。

「您好,6舟院士,我是《人人日報》的記者,我想請問這次載人登火計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

率先拿到了提問的機會,《人人日報》的記者小姐姐伸出了手中的話筒。

對她微笑著點了下頭,6舟開口說道。

「值得關注的看點,我覺得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交通方面,一個則是生活方面。」

「從交通方面來說,這次我們部署在火星上的全地形火星車強化了通訊模塊,並且針對火星上的沙塵暴環境做出了許多特別的設計。再一個生活方面,這次前往火星的不只是科考人員,還有額外攜帶的功能型殖民艙。」

「通過這些獨立的殖民艙,以及連接在核心殖民艙與功能型殖民艙之間的管道,我們將對火星地表的科研基地進行拓展,未來我們將能夠容納更多的學者在火星上展開科研活動。」

人人日報的記者提問結束之後,緊接著另一位外國記者又站了起來。

「您好,我是《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我們注意到您在提到地外文明蹤跡一詞時,使用了『疑似』這一字樣。我想請問這是否意味著這其中還存在沒有弄明白的爭議,或者說關於那個地外文明……載人登火辦公室還有其他新的現?」

6舟:「使用疑似一詞只是出於我個人的謹慎,請勿做其他解讀。」

隨著提問環節的繼續,各方記者們提出的問題也是一個接著一個,而對此6舟也都一一作出了答復。

總的來說,布會氛圍還算是不錯。

雖然有些問題刁鑽了點,但還都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像是正常人會問出來的問題,然而到了《紐約時報》記者的時候,新聞布會現場的氣氛忽然變得怪異了起來。

提問的人是一名被白人男子。

只見他遞出了手中的話筒,拋出了一個與載人登火計劃本身關系並不大的問題:「請問您聽說過徐靜嗎?」

徐靜?

皺了下眉頭,覺得這個名字在哪里聽說過,但6舟一時半會兒又想不太起來,於是看著他回答受到。

「沒有,怎么了?」

「沒什么,只是有些意外,您居然不認識,」有些驚訝地看著6舟,那名記者繼續說道,「那我簡單地介紹下,她是一名曾經為我們報社寫過專欄的記者,現在是以自由新聞人的身份活躍在新聞界,在網上還是比較出名的。」

聽到這里,6舟總算想起來了那個人到底是誰,敢情原來是那個朋友圈爆款文章的作者。

淡淡笑了笑,6舟表情有些玩味的繼續說道。

「你有什么話想替你們的前雇員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