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趙老爺來了喜納糧】(1 / 2)

王梓鈞 1849 字 2023-06-01

黃家祖宅,不知什么時候建的,但大部分擴建於正德朝。

黃氏宗祠,也建於正德朝。

原因很簡單,弘治、正德年間,黃氏族人出了個大官!

建築倒是修得闊氣,但從細節而論,遠遠不如富庶地區。一是黃家財力有限,二是設計師和工匠的水平不足。

如今,花園被趙瀚下令鏟平,一段圍牆也被扒掉,跟牆外平地連起來,充作cào練士卒的演武場。這就徹底毀壞宅子布局,看起來愈發不倫不類,難免失了咱趙老爺的體面。

五百多士卒,已全部回家,准備迎接農忙。

趙瀚坐於廊下台階,望著空盪盪的cào練場,此刻心中比費如鶴還要亂。

旁人看來,趙瀚一帆風順,其實他處處遭遇挫折。

是理想和現實的妥協,是理論和實cào的差異。說得好聽一些,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說得難聽一些,趙瀚處處退讓,很多事情他沒法落實。

讓小紅擔任婦孺科科長,只是管理全鎮的婦女兒童。

這個職務,僅制止過於極端的家bào,普通家bào根本不可能去管。還有就是宣傳「禁止溺嬰」的政策,勒令全鎮寡婦不得殉夫,給鎮中孤寡提供一些有限幫助。

幾乎管不到男人,卻依舊被說三道四,全靠趙瀚的威信qiáng制推行。

趙瀚想要團結自耕農,同樣搞得里外不是人。

首先,自耕農仇視趙瀚。

他們跟黃遵道的血緣關系較近,幾乎不受黃老爺的壓迫盤剝,反而有時還得到黃老爺的救濟。並且他們有土地,面對無數佃農,他們充滿了優越感。

現在,黃老爺的救濟沒了,他們的優越感也沒了,他們看不起的佃戶居然分到土地!

他們根本不會去想,只要再過一兩代,血緣關系變得疏遠,子孫一旦遇到天災,必被大地主奪去田產,到時候也會淪落為佃戶。

他們只知道,趙老爺是個大惡人!

其次,在對待自耕農、小地主的態度上,佃戶們也對趙瀚腹誹不已。

佃戶們覺得,這些有土地的,都該全部殺光了分田。趙老爺太過心善了,還留著那些狗崽子,指不定哪天就要勾結外人報仇。

雙方矛盾,很難緩和。

自耕農還稍微好些,佃戶們已經對小地主動手了。他們不敢違抗趙瀚的命令,不敢直接殺死小地主分田,卻三天兩頭就去找麻煩,小地主被搞得非常害怕出門。

私塾里面同樣如此,佃戶家里的小孩,抱團欺負小地主、自耕農家的孩子。

這只是個偏僻小地方,未來在大地方cào作,矛盾恐怕還會繼續放大。

軍隊的問題,暫時還不明顯。

但如果去外地作戰,不說離家多遠,只說前往隔壁村鎮,他們會不會殺人搶劫,會不會勒索敲詐?

必須要統一思想!

李自成的「闖王來了不納糧」,不管能否做得到,也算是一種思想,同時也是宣傳口號。

元末的農民起義,也有思想依托,彌勒教那一套。

不管是口號,還是所謂思想,無非形成一種共識。就算做不到,就算誰都不當真,它也必須存在!

紅sè那套沒法照搬,趙瀚只能從《禮記》中尋找,把「天下大同」思想給弄過來。

可是,趙瀚自己相信嗎?

如果他都不相信,還想讓手下相信?

另外,還有今後的政策轉換,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發展初期必須bào力,必須肅清地主,這樣才能夯實根據地。但發展起來之後,不可能將地主完全推到對立面,否則趙瀚必然舉步維艱!

可是,即便趙瀚做出妥協,還是要割地主的肉,地主又怎會願意?

弄翻所有大地主,那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執行力問題。

若把江西全省都占了,哪有那么多忠心的基層官吏,能夠完全按照趙瀚的思路做事?他們肯定會欺上瞞下,打著趙瀚的幌子胡來,弄死舊地主,自己變成新地主。

當務之急,團隊建設,思想建設。

「公子,該吃飯了。」小翠不知何時走來。

趙瀚笑著站起:「好,吃飯。」

小翠改名黃翡,跟小紅的黃緋讀音很像。但兩人性格迥異,小紅敢去鎮公所做婦孺科長,小翠卻不敢拋頭露面,只想留在趙瀚身邊當丫鬟。

趙瀚邊走邊說:「我編了一出戲,茂生說演員……就是戲子不夠,你去演個旦角吧。」

「公子,我不會唱戲。」小翠婉言拒絕,她雖出身丫鬟,卻覺得戲子低賤。

趙瀚解釋道:「這種戲,不怎么唱,都是在說話。還有,現在沒有家奴了,一律改叫佣工。今後戲子也不低賤,你莫要看不起戲子。」

小翠害怕惹趙瀚生氣,連忙解釋:「公子,我沒有看不起戲子。」

「那你就去演戲。」趙瀚笑著說。

小翠滿肚子的不情願,但還是答應下來,只是聽從命令而已。

直到,陳茂生給她念劇本,小翠好幾次聽得傷心大哭……

……

六月,川軍奉詔剿賊,射殺義軍首領紫金梁。但先勝後敗,參將中伏而死,義軍借其旗幟,誘殺其他官兵,川軍連續大敗。

整個四川,已經沒什么官兵主力,只待農民軍緩過勁來,就能大舉入川進行裹挾。

七月,韃子攻取旅順。

駐守旅順的總兵官黃龍,派水師援助鴨綠江,被孔有德等漢jiān趁虛而入。黃龍因兵力不足,數戰皆敗,彈矢俱盡,自殺殉國。游擊將軍李惟鸞,先燒死自己全家,又帶著殘兵出戰,力戰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