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家國天下論】(1 / 2)

王梓鈞 1735 字 2023-06-01

黃順甫tiáo入總兵府之後,新任廬陵知縣叫李珂。

此人學歷並不高,只是童生出身。

但追隨趙瀚很早,是李家拐的自耕農。早期協助分田,之後加入宣教團,再後來改任鎮長,接著又tiáo入縣衙,繼任知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拜見總鎮!」李珂拱手道。

趙瀚笑著說:「請坐。」

「謝總鎮。」李珂挺直腰板坐下。

「你遞上來的冊子我看了,」趙瀚問道,「關於農民婚嫁,以前是怎解決的?」

三縣分田,出現了很大紕漏。

只要年滿十二歲,男女皆有田可分。可是,女子嫁出去了怎辦?她名下的土地,該歸娘家還是夫家所有?

按照男女平等,那自然歸女子本人所有,嫁到哪里就能帶到哪里。

但女方的家人怎么可能同意!

李珂回答說:「換田成婚,兩家之人,既嫁女,又娶媳。」

趙瀚皺眉道:「家中只有女兒,或者只有兒子,豈不是無法成親?」

李珂說道:「很難。」

趙瀚立即把陳茂生叫來,說明情況之後,問道:「田政出現這么大紕漏,你怎不告與我聽?」

陳茂生也很驚訝,解釋說:「分田之初,大家都很高興,也沒說不利於嫁娶。此後我tiáo入總兵府,對下面的事情知道得不多,也沒人上報這種情況。」

趙瀚一時間也沒對策,吩咐道:「立即告之宣教團和農會,讓他們多多收集農民意見,看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個很大的漏洞,養女兒的人家會吃虧,可能導致不願女兒出嫁,因為女兒會把田給帶走。

新中國的田政,是以村組為單位,將總額平分給村民。死者收回土地,新生兒立即分田。

但趙瀚沒法這么干!

隋唐的均田制,已經留下前車之鑒,以古代對基層的掌控力,收回死者的土地是不可能的,那幾乎等於每年都要重新分田。隋唐時期的公田,也是每年重新分配給農民,基層官員為了省事兒,干脆每年都維持原樣。導致死者的田收不回,新成年的丁田也分不到,最後把唐朝財政給玩崩了。

農會只是過渡性產物,沒有任何官職可言。一旦給官職必然帶來腐敗,而且與村鎮機構效能重疊,官府拿不出那么多俸祿。可若不給官職,隨著時間推移,農會干部的積極性也消退了。

因此,農會遲早是要取消的,或者說是自然消亡,村中事務最後全都歸於村長。

趙瀚當時考慮的是,與其今後分田腐敗叢生,不如趁著現在掌控力十足,直接把田分給農民做私產。

如此,保證每個農民有幾畝地,就算多生幾個孩子出來,也能把日子過下去。等到地盤擴大之後,再把多余的人口,往北方戰亂之地遷徙。

這樣可以獲得數十年的農村安定,到時候,再一步步的往海外轉移土地矛盾。

真的,一個田政能順利實行,並保證數十年的農村安定,就已經算非常厲害的政策了。

從古至今,還沒有哪個政權,能純靠農業來維持田政。

新中國發展到21世紀,也是用工業來消除土地矛盾。由於人口不斷增加,許多農村的新生兒,已經無法分田了。

十七世紀的工業卻不行,早期工業革命,不但不能緩解土地矛盾,反而還會加速土地兼並!

北美當初那么多土地,工業革命興起之後,竟導致大量農民無田可耕,因為資本兼並土地速度太快。只能靠不斷擴張,奪取印第安人的地盤來轉移矛盾。

英國同樣如此,光榮革命以前,國王是反對圈地運動的,因為不利於國王征收農業稅。

正是英國工業大發展,導致資本家瘋狂兼並土地,國王礙眼那就干翻國王,於是圈地運動愈演愈烈——若在中國這么干,農民早就揭竿造反了。英國農民當然也造反,但人口規模太小,被貴族輕松鎮壓。

圈地運動,使得大量失地農民,涌進城市打工謀生。英國的工業規模也扛不住,因此只能制定嚴厲法律,偷一塊面包都能流放澳大利亞。如此就將多余的城市人口,扔到海外自生自滅,既能減輕本土治安壓力,又能增加海外殖民地人口。

至於圈地運動、流放政策,導致多少無辜平民死亡,那不是資本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只能說,那是一部血淚史。

趙瀚也是要發展工業的,他可以想象,資本家在賺錢之後,肯定拿出大量銀子置地。因此他要提前分田,並且禁止土地買賣,就算因功獎勵的土地,也得設一個上限,超過上限的私有土地無效。

bī著資本家去開拓海外!

可現在遇到的問題,簡直讓人啼笑皆非,居然是女子嫁人,導致土地歸屬權出現糾紛。

趙瀚動用全部力量,收集各種意見,發現這個問題……無解。

只能進行換田婚姻,若是哪戶家中無女,兒子很難討到老婆。想討老婆也行,承諾不要老婆的土地即可,否則女方家庭為了保田,絕對不會允許女兒嫁出。

趙瀚召開好幾次會議,最終決定很荒唐:不做任何干預。

你家里沒有女兒,還想給兒子娶媳婦,就得同意女方的田產,留在娘家不帶過來。

沒有什么政策是完美的,只要不出大問題,那就湊合著過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