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皇帝與皇後】(1 / 2)

王梓鈞 1578 字 2023-06-01

王tiáo鼎年紀輕輕,肯定還沒活夠啊,他哪里敢說真話?

當即抱拳道:「這趙言自是人傑,當世罕有。然其性之弊有二,一曰迂,二曰仁。」

崇禎奇怪道:「仁亦弊乎?」

王tiáo鼎解釋說:「此仁,乃婦人之仁。陛下可知,趙言兵鋒日盛,卻仍局促於半個江西?」

崇禎有些慍怒,什么叫局促於半個江西?占了半個江西還嫌少嗎?

崇禎不接話,王tiáo鼎只能繼續說:「其麾下官吏、將士,皆沸騰求戰,欲擴其私地而升遷。然趙言婦人之仁,每次大舉出兵,必在夏收、秋收之後,且至多兩月便止兵。其所言也,用兵太多,必令百姓生活日艱。此非婦人之仁耶?以其威望、兵勢,兩年前便可橫掃江西。」

「混賬之言,朝廷兵多將廣,江西豈是他說奪就奪的!」崇禎大怒。

王tiáo鼎連忙俯首,不敢再說。

其實,崇禎已經相信這話,並結合陳於鼎、劉同升等人的評價,在心中勾勒出一個趙賊的生動形象。

在崇禎想來,趙瀚是那種信奉「仁義」的儒生。因其自身遭遇,痛恨朝廷和大族,但非常關心愛護小民。因此,趙瀚qiáng行把大族的田產,分給普通老百姓。甚至在能夠占領整個江西的情況下,因為害怕用兵太多,影響百姓的生活,於是每次出兵都只一兩個月,占一點地盤見好就收。從來不為了擴張地盤,qiáng迫老百姓多交賦稅。

這是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責任的反賊,跟李自成、張獻忠那些人完全相反。

見王tiáo鼎趴跪於地,崇禎止住怒火,問道:「此其婦人之仁,那又何謂迂呢?」

王tiáo鼎說道:「趙言做事,迂於成規。其奉《大明律》為圭臬,但有犯法之人,必然嚴懲不貸。當時有一舉人,早已全族歸附,且做事認真而不懈怠,可謂清官廉吏也。因醉酒辱一從良妓女,便依《大明律》判處絞刑。此事盡失士紳之心,多有舉族逃亡者。」

崇禎居然開始為趙瀚辯解:「這怎么能算迂闊?做事做官,就該守規矩!」

王tiáo鼎說道:「陛下,做大事者不拘小節。為一從良妓女,而殺一清官廉吏,致使士紳多有逃亡。此真迂闊也。」

崇禎憤怒道:「你們這些讀書人,就是不守規矩,而至天下如此田地!該殺,該殺!」

趙瀚在崇禎心目中的形象,又加了一個「鐵面無私」。

仁義愛民,鐵面無私,這種人來給我做官該多好,可惜竟然做了反賊。都怪江西的貪官wū吏,竟把一個有道德、守規矩的士子bī得造反!

崇禎又問道:「江西多有讀書人從賊?」

王tiáo鼎回答說:「大族子弟從賊者亦有,但多為貧寒士子。江西文風鼎盛,貧家子多讀書。此類書生,科舉無望,報國無門,生計無依,趙言又給他們分田,因此蜂擁而做賊官也。趙言雖然迂闊,用人卻不拘一格。妓女,龜公,家奴,皆可做官為吏。傳聞,為其掌管錢糧者,便是一家奴出身。」

「這家奴把錢糧管得可好?」崇禎好奇道。

王tiáo鼎回答說:「以卑賤之身而獲重用,這家奴對趙言感激涕零,為官做事殫jīng竭慮。其做人做事皆學趙言,手握錢糧賦稅,卻不置產業、不納姬妾、不養奴仆,平日只以俸祿為生,無數錢糧過手而不取毫厘。」

「朕亦勤政節儉,為何百官皆貪,而趙言治下多廉吏也?」崇禎對此非常感興趣,問道,「趙言如何整頓吏治?」

王tiáo鼎回答說:「趙言用人,不拘出身。便是舉人做官,亦須從小吏做起,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每年都有貪腐之官吏,重則問罪殺頭,輕則發配為礦徒。」

崇禎眉頭緊皺,更加難以理解,他也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啊,怎滿朝文武全都是貪官?

崇禎真的想不通,自己勤政節儉,從不大興土木,皇宮殿宇漏水了,都舍不得出錢修繕。大明歷代皇帝,都是從國庫里拿錢為私用,而他卻從內帑拿私房錢養兵,論及無私為國,他是大明歷代皇帝里的第一人。

他這樣的好皇帝,為何國家被搞成如此局面?

便是老天爺都懲罰他,本來財政就窘迫,今年還來個全國大災,富庶如南直隸、浙江都人吃人。

突然間,崇禎談興全無,揮手說:「且去吧。」

王tiáo鼎不敢多言,被太監帶離紫禁城。

崇禎去到周皇後那里,一言不發,只是枯坐。

周皇後暗自嘆息,來到崇禎身後,默默給崇禎按肩捶背。她不敢多說,因為說了也沒用。歷史上北京被圍,崇禎讓後妃自盡,周皇後終於說出埋怨話:「我嫁給你十八年,你一句話都不聽,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周皇後是暗示過崇禎南遷的,但崇禎只當沒聽明白。

「我是不是亡國之君?」崇禎突然開口。

周皇後不敢說實話,也不敢指出崇禎的過錯,只安慰道:「陛下勤政愛民,自非亡國之君。」

崇禎愣神望著燭火,低語道:「南直、浙江大災,人相食。江西反賊,竟想跟我聯手平抑糧價,而我卻一直在這兩地催征賦稅。我連一個反賊都不如嗎?可不征賦稅,如何練兵,如何剿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