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三十人奪城】(1 / 2)

王梓鈞 1582 字 2023-06-01

明清兩代,瑤民起義有個規律。

熟瑤造反,一般是官府壓迫太重,跟農民造反沒啥區別。

生瑤造反,一般是下山劫掠。就跟游牧民族寇邊一樣,因生存環境變得惡劣,跑來搶錢搶糧搶物資,成規模之後破壞性極qiáng。

這次起義的八排瑤,全部屬於「熟瑤」,即已經編戶齊民,必須每年上繳賦稅的瑤族。

劉新宇帶著千家峒的瑤民,前去跟八排瑤義軍接觸,八排瑤立即帶兵過來匯合。

「哥……張將軍,」劉新宇介紹說,「這三位是油嶺排的頭目公,唐法銀唐頭目,盤承運盤頭目,房知仁房頭目。這三位是南崗排的頭目公,李良勇李頭目,盤恩浩盤頭目……」

一大堆頭目公,聽得張鐵牛有些暈,幸好名字都還很正常。

張鐵牛搞不懂頭目公是干啥的,詳細打聽之下,感覺這些瑤民的管理模式很奇特。

八排瑤,共有八個大型聚落,還有二十多個小型聚落。

如果把「排」比喻為大村,「沖」就是小村,「龍」則是村中小組。

瑤民先要選舉瑤老,相當於選舉村民自治委員會委員。

又從這些瑤老當中,繼續選舉干部。有天長公(大首領),頭目公(小頭領),放水公(管理水資源),掌廟公(祭祀兼教育),燒香公(供奉香火),管事頭(指揮戰斗)。

天長公,兩年換屆一次,由瑤老lún流擔任。

相當於村委會成員,lún流擔任村長,兩年一換。

頭目公,兩年換屆,一新一舊。

相當於每個村小組,必須有兩個組長。兩年選舉一次,一個老組長為正,一個新組長為副。

這些瑤民,不但實行選舉制,還實行一夫一妻制。

而且必須是小家庭,新婚一年之內,小兩口必須分家出去。

這三十多個瑤民村落起事,天長公(大首領)由於年齡太大,都留在山里沒有出來。但派出許多頭目公(小頭領),公推唐法銀為臨時大頭目,率領兩萬多瑤兵前來與張鐵牛接洽。

眾人坐定,開始議事。

唐法銀直接問道:「我們瑤民造反,是官府不遵守約定,每年征收的田賦越來越多。請問將軍,如果趙天王當皇帝,這里的賦稅該怎么收?」

張鐵牛笑道:「我說了你們也不信,可以派人去江西打聽打聽。趙天王的田賦收得很輕,去年江西大旱,不但減免賦稅,還給災民發糧食。」

「趙天王有兒子嗎?」唐法銀又問。

張鐵牛說:「有一個。」

唐法銀問道:「可曾婚配?」

「沒有。」張鐵牛道。

「那就好,」唐法銀說道,「八排二十四沖瑤民商定,選一個最美麗的瑤族女子,嫁給趙天王的兒子為妻。只要雙方結姻,八排瑤就永遠效忠趙天王!」

張鐵牛笑著說:「聯姻恐怕有點困難,趙天王的兒子,還不曉得斷沒斷nǎi。」

此言一出,眾瑤族首領愕然。

瑤族是不禁止對外通婚的,至少八排瑤不禁止。

根據八排瑤口口相傳的歌謠,大概可以猜測其來源——

秦末趙佗帶兵南征,為了鞏固地盤,鼓勵軍士與本地人通婚。

淮南三苗軍團的首領房十六,娶了瑤族盤古王(女首領),並生下三個兒子,此為瑤族房氏的始祖。房十六又招了個女婿,叫唐皇白,此為瑤族唐氏的始祖。

而且,在秦軍將士與土著通婚之前,八排瑤很可能處於群婚制的母系氏族時代。

這些八排瑤的頭目,開始竊竊私語,似乎在商量該怎么做。

突然,唐法銀問道:「趙天王年齡多大,又有多少妻子?」

張鐵牛回答:「年齡不大,一個妻子。」

唐法銀居然還會拱手禮:「張將軍,瑤族希望與趙天王本人聯姻。」

「這我做不得主,你們派人去江西吧。」張鐵牛笑著說。

唐法銀點頭道:「好,我們派人去江西。」

從湖廣繞路去江西太遠,為了節省路程,大家決定直接打通要道。

這些山中瑤民,已經掌握梯田技術,放水公的主要職責,就是主持梯田的放水和蓄水。若非朝廷盤剝太重,八排瑤的日子其實還不錯,甚至征收田賦都相對比較容易。

他們的武器就是農具,也有一些威力不大的土弓。

張鐵牛帶著劉新宇、唐法銀,再加上後勤部隊,足足三萬人圍困韶州府城。劉柱領著偏師,前去攻打仁化縣。

「射箭進去!」

幾十封書信射進去,內容很簡單,連州八排瑤起義,西邊州縣已經被攻占。趙天王攻占湖廣全境,張大將軍帶兵從湖廣殺來,勒令韶州守軍立即投降。

投降之後,只誅殺高層將領,中低層軍官和普通官兵,一律發還路費自己回家。

負責駐守韶州府的,是一個參將,名叫李應升。

他看到射進來的書信,又看向城外的數萬大軍,頓時嚇得面如土sè,還以為趙瀚真的占了湖廣全境。

李應升收起書信,夜里派人出城打探,果然粵北瑤民悉數造反。

那還打個pì啊?

沈猶龍的軍事防線布置,是用來防備江西方向。張鐵牛突然從湖廣殺出,等於從側面繞後,跑來捅韶州守軍的菊花。

而且,還有幾萬瑤民造反,官兵根本不可能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