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1 / 2)

王梓鈞 1668 字 2023-06-01

南京,秦淮花街。

朱元璋在這里建了富樂院,將敵人或者罪臣的妻女,抓到富樂院里面做官妓。

專供富商大賈消遣,以此獲得錢財,官員禁止入內。

富樂院中,男子須戴綠頭巾,腰勒紅褡膊,腳穿帶毛靴。女子戴黑帽,穿黑楷子,不得著華服。他們行路之時,只能走街道兩邊,不可走在街道中央。

富樂院搬遷到武定橋附近,以此為中心,開始出現各種秦樓楚館,最後演變為娛樂一條街。

即,秦淮花街。

最搞笑的是回光寺,這座寺廟,是由大報恩寺的剩余材料建造。到了萬歷年間,竟被眾多青樓所包圍,整天考驗和尚們的意志力,無奈之下只能把寺廟遷往別處。

李香君重新回到花街,她住了好些年的地方。

這次,李香君身邊跟著一隊官差。

「姐姐,便是沿街喊過去嗎?」李香君問道。

李婉純笑道:「不必你一直喊,都是lún流喊話,否則只需一天嗓子便啞了。」

《大同女將錄》里的一百零八女將,三分之二都已經嫁人。嫁人之後,多數選擇相夫教子,無法生育的就領養孩童,極個別甚至默許丈夫納妾。

李婉純是少數沒有嫁人的,已經快三十歲了,因為她眼界比較高。

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拖到現在。

「那……那我便喊了。」李香君說。

李婉純笑道:「喊吧。」

官差沿街去貼告示,李香君拿起鐵皮喇叭大喊:「秦淮花街的姊妹、弟兄們,天下大同,良賤平等。你們若是想要從良,莫怕鴇母阻攔。說要阻攔,可即刻報官……」

此時正是上午,許多青樓還沒開始營業。

李香君的聲音傳出,瞬間有好些窗戶打開,接著又是大門被打開,陸續有二十多個男女奔出。

不只有妓女,還有龜公茶壺。

一個男子站在街邊,用蠟燭點燃綠頭巾,撤掉身上的紅褡膊,快步走到李香君身邊:「姐姐們可算來了,早聽說趙天王有良政,這些天就琢磨著怎樣從良呢。」

李婉純笑道:「你可先去縣衙落戶,戶籍落下便是良人。就算還留在青樓,依舊屬於良人,趙先生治下沒有賤民。」

「真真是好,」男子笑道,「就不曉得從良以後做甚營生,我倒是能寫會算,卻不懂那四書五經。」

李婉純說道:「既然能寫會算,便去報名考差役,說不定能做派出所的差人。」

南京城里有府衙、縣衙,這些官差早就爛透了,屬於有官方身份的流氓,許多都要被扔去挖礦。

治安、消防、環衛等工作,皆由五城兵馬司負責。但這個機構也爛透了,繁華富庶的南京城,很多街道都臟亂差,完全靠街坊自己來打掃。

趙瀚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釋放奴隸,消除良賤之分。然後招募本地賤籍出身的做差役,把城里的治安和衛生搞好。

李香君繼續沿街宣傳,行至一處,寇白門突然開門奔出。

「世代娼門也能從良嗎?」寇白門焦急問道。

李香君微笑說:「趙先生治下,沒有良賤之分。」

寇白門立即轉身,對著青樓大喊:「爹,娘,快出來,今後能過正經日子了!」

娘是親娘,爹有可能是親爹。

寇白門比李香君還慘,李香君出身於武官家庭,而寇白門則是世代娼戶。

她爹是樂師,她娘是妓女,戶口掛在教坊司,在青樓的工作屬於外包業務,同時還接大客戶的上門服務訂單。

寇白門今年十五歲,工作是給妓女做丫鬟,再過一年她也該掛牌營業了。

不多時,寇白門的父母一起出來。

李婉純問明情況,說道:「你們只需去縣衙落戶,有了戶籍便是良人。若想繼續營業,可辦理歌樓舞榭執照……」

「不必!」寇父連忙說,「我繼續當樂師養家便成,妻女得做正經營生。」

「隨你們。」李婉茹道。

南京的城市人口太多,大量無業游民,趙瀚不可能給他們分田,也暫時沒有能力解決就業。

只能清理作惡多端的官差,清理那些地痞流氓,全部送進山里挖礦。然後官府招聘一些公務員,能識得幾個字便可去考。

至於不識字的,隨軍民夫已經返回家鄉,接下來要從湖南運糧食過來賑災,暫時可以招募游民作為轉運糧食的苦力。

說實話,許多家奴、樂戶從良,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工作,能夠考上公務員的畢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