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法統】(1 / 2)

王梓鈞 1526 字 2023-06-01

朱慈烺坐在馬車里,身邊是兩個八歲的弟弟。對面是兩個妹妹,一個十歲自己坐著,一個一歲被乳母抱著。

從北京到南京,沿途擔驚受怕,同時又覺得新奇。

十一歲的小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思想,卻又懵懵懂懂,對這個世界半知不解。

他偷偷掀開車簾,入眼是櫛比鱗次的商鋪攤位,來來往往到處都是行人。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車子,還有最近興起的輿轎「出租車」。

這里就是南京嗎?

比北京可富庶繁華得多,為什么大明不定都南京呢?

說實話,朱慈烺對北京沒啥了解。也就前段時間出宮,路上偷偷瞧了幾眼:街邊許多店鋪都關門了,到處是乞丐和飢民,還有差役將成群的自閹之人往外趕。

北京留給朱慈烺的印象非常不好,因為他看到了兩百多年來,北京百姓最糟糕的年月!

「公子,小姐,請下車!」

不知馬車行進了多久,突然在某處停下,王tiáo鼎請他們下來。

朱慈烺下車走到門口,抬頭一看門楣,刻著「都督府」三個大字。

他們被帶去一進院落,早有佣人等候。

朱慈烺甚至有自己的書房,但書籍並不是很多,擺的全是《大同集》、《大同行記》之類。

「公子,在院中可隨便走動,不要去院外玩耍。」王tiáo鼎吩咐了一句。

院門口有侍衛,出不去的。

朱慈烺在自己房中觀察片刻,便來到院中石凳坐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也陸續過來。

「我想母後了。」朱慈炤嘀咕道。

朱慈烺也想念父母,想念從小陪他長大的太監。但他是大哥,只得安慰道:「莫要害怕,父皇、母後很快便來。」

朱媺娖(音:朱美綽)打量院中景sè,又看向那些佣人,說道:「這里的人都不認識。」

又過一陣,駙馬冉興讓來到此地,臉sè可以說非常難看。

「姑公,」朱慈烺連忙過去問,「我們今後都一直住這里嗎?這里有沒有東宮講讀?」

冉興讓一聲嘆息:「唉,能保命就不錯了。」

冉興讓剛才等候多時,沒有見到趙瀚,反而被帶到院子里歇息。

他知道,自己被軟禁了。

……

得知崇禎的詔書內容,趙瀚那些心腹都很激動。

李邦華滿心歡喜說:「恭喜都督,若是接受大明皇帝冊封,成了吳王和駙馬都尉,今後登基稱帝便順理成章。天下萬民,皆奉都督為正統!」

龐春來也笑道:「西南各省,或許都不用出兵,一封手令便可歸順。」

「若是接受吳王之位,只待李自成攻破北京,都督就可在南京稱帝。」蕭煥拱手說道。

便是陳茂生,都面帶喜sè。

趙瀚看著眾人,問道:「你們都覺得,我該接受這個吳王之爵位?」

「自當如此。」田有年道。

趙瀚面無表情:「若我不接受呢?」

「為何不接受?」眾人驚疑不定,完全搞不懂趙瀚的想法。

趙瀚問道:「孟暗先生,你可看了『三原篇』?」

「看了。」李邦華回答。

趙瀚再問:「君位自何而來?」

李邦華說:「自民而來。」

趙瀚又問:「大明皇帝自何而授的?」

「大明皇位,是洪武皇帝真刀真槍打下……」李邦華猛然回過神來,「大明皇位源自天授。」

趙瀚掃視眾人,問道:「大明是奉天承運皇帝,我被大明皇帝封為吳王,今後稱帝自也是奉天承運。既如此,《原君》此篇可以廢矣,『三原篇』徒為笑柄!」

此言一出,眾官啞然。

這已非做不做吳王的問題,而是新朝的法統問題。

若要堅守大同理論,若要堅守「三原篇」,趙瀚的皇位正統性必須來源於百姓。

接受大明冊封的吳王,趙瀚的皇位就源於大明,來源於天!

「這吳王不能要!」陳茂生猛地站起。

「對,不要崇禎給的吳王!」黃順甫也開始反對。

左孝良跟著說:「就算要稱王,也是受萬民擁戴,都督自立為王!為何需要崇禎施舍?」

龐春來不再說話,算是默認趙瀚的這番道理。

李邦華不想跟眾人爭執,只提醒說:「都督如果接受吳王之位,可以少死很多百姓,可以少打很多陣戰。」

趙瀚冷笑:「然後,新朝變成下一個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