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復社首領臨陣倒戈】(為企鵝大佬加更)(1 / 2)

王梓鈞 1543 字 2023-06-01

張溥坐船來到南京,很快得知詳情,迅速跑去找錢謙益。

錢謙益拿起xiōng前的單片眼鏡,興致勃勃說:「天如,此物名叫眼鏡,自西方番國傳來。老夫請工匠打磨了十多副,只有三副合用。今日且送你一副,哪天老眼昏花了可戴著看書。」

「牧翁,」張溥拱手說,「今日晚生來見,是冊封吳王之事。」

錢謙益不僅有老花眼,似乎耳朵也聾了,指著眼鏡繼續說:「這番邦之物,雖屬小道,卻也讓讀書人大為受益。你過來看看,小小鏡片,竟能讓字跡變大。」

張溥愈發著急道:「牧翁,眼鏡事小,社稷事大!」

錢謙益說道:「眼鏡確實小,但用處大得很。我打算聘請幾個工匠,令他們專門磨制鏡片,或可在南京開一家眼鏡鋪子。這玻璃也好找,景德鎮除了產瓷器,近年來也開始產玻璃了。不惟景德鎮,袁州那邊也產玻璃。聽說廬陵縣……」

「牧翁!」

張溥忍不住吼起來:「吳王之事!」

錢謙益笑著說:「除了眼鏡,我還買了一副千里鏡……」

「告辭!」張溥氣得想打人,忍住怒火拂袖而去。

錢謙益放下眼鏡,踱步來到院中曬太陽,又讓女佣把花生和黃酒端來。

這日子多愜意啊,為啥要自找不痛快?

大明的翰林院,博士屬於弱jī,學士屬於大佬。

趙瀚的翰林院剛好相反,從低到高依次是:學士、碩士、博士、院士。

等《大同正音》編好,柳如是這些人都能得到學士頭銜。

至於錢謙益,直接被趙瀚授予碩士,今後還有博士、院士可以升階。院士雖然沒有品級,俸祿卻相當於二品大員,在錢謙益看來絕對是清貴職務。

雖然不能直接轉為政務官,但真想當官的話,也是可以降低俸祿外放的。

錢謙益不打算外放,他要當翰林院院士,走到哪里都極有面子,而且還能青史留名。

面對趙瀚這種開國君主,錢謙益不敢攬權,面子上過得去就心滿意足。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張西銘還是看不清啊。」錢謙益就著花生米下酒,手指敲打石桌,開始樂哉哉哼出小曲兒。

張溥憤然離開錢謙益家,招手叫來出租車,坐著輿轎去往陳丹衷家里。

復社的人心散了,張溥對此毫無辦法。

有能力的復社士子,要么被趙瀚直接招攬,要么跑去做吏當官,要么干脆專心做生意。

復社三位大佬,張采在安徽當官,吳應箕更是被趙瀚超擢提拔。

只剩他張溥一人!

張采雖然是張溥的族兄,被世人並稱為「復社二張」,但張采沒有參與創建復社,也幾乎不怎么參加復社的活動。

純粹是復社創立之初,利用張采的名聲搞宣傳而已。

這些年,張采一直在做實干派官員,仿效王陽明立鄉約、行保甲,又招攬流民種地,設立常平倉賑濟災民。

不過張采創立的合社,還是被視為復社的分支,他對此一直持默認態度。

二張的理念不同,復社大量吸納富貴士子,合社卻以貧寒士子為主。

張采甚至不分貴賤,收了一個家奴(書童)為弟子,而且還是別人家的家奴。

這讓正統讀書人看不慣,王時敏出面阻撓。張采先助這個家奴逃走,接著又自己掏錢,為弟子移除賤籍。

現如今,合社士子全部做吏去了,部分成員甚至已經在做官。

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甚至趙瀚都不知道。

三百多個合社成員,全部是張采的弟子,如今清一sè變成大同官吏。這些家伙實干能力極qiáng,升遷自然快速,包括張采在內,知縣級別就已有三人。

而張溥的復社士子,做官吏的也多,卻早就變成一盤散沙。

「先生,牧翁怎說?」陳丹衷急忙問道。

張溥嘆息:「裝聾作啞,錢牧翁一向如此,我還能奢求他幫忙?」

李一元道:「崇禎皇帝下嫁公主,又冊封吳王,此托孤傳國之舉也。只要行禪讓之事,便能天下太平,延續大明國祚。我等若是辦成,必當青史留名,為天下士子之時髦。怎奈趙都督冥頑不靈,如此好事竟然拒絕,此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他難道就不知道,一旦接受冊封,數省之地傳檄可定!」

「大明國祚,是肯定保不住的,」張溥說道,「王莽當年也是接受禪讓,轉眼就從漢朝改國號為新。即便趙瀚接受禪讓,大明的國號也沒了。」

「都一樣,」陳丹衷說,「國號雖然改了,卻可立公主之子為太子,大明皇室血脈依舊能傳下去。」

李一元驚駭道:「太子之事,乃國本之爭,切莫存此念頭,否則又是黨爭,必然搞得腥風血雨!」

陳丹衷說:「太子之事,今後再說。幾社徐致遠、徐念祖,此刻都在南京。前者是趙都督的姐夫,後者為趙都督參予軍務,或可找他們兩個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