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風起雲涌】(1 / 2)

王梓鈞 1576 字 2023-06-01

趙瀚關注的不是張獻忠,而是越來越嚴重的春旱。

去年北方旱情達到頂峰,是崇禎登基以來,北方旱災面積最廣、干旱程度最嚴重的年份,旱災甚至波及到蒙古草原!

而今年,春旱蔓延到四川、湖南、貴州和廣西。

趙瀚治下的各省,只有廣東、福建、浙江、半個江蘇、三分之二個江西沒有受災。

湖南全境大旱!

僅看春旱情況,就知道又是個大災年。

滿清卻非常幸運,因為歷年干旱,只波及到寧錦一線。至於韃子的老窩,一次旱災都沒有,扛住冬天的雪災就行了。

「要不要暫緩北伐?」戶部尚書黃順甫問。

「不能停,」李邦華說道,「若是明年也旱情嚴重,難道明年也不打了?」

「肯定要打,」趙瀚非常不情願地說,「勸降左良玉。只要他肯投降,給他五條船運財貨,到南京來做一個富家翁。」

趙瀚也是被搞得沒辦法了,今年必須向災民征糧,老百姓的日子將不好過。

如果左良玉願降,就能節省無數糧食,也能少餓死很多山東百姓。

……

山東,東昌府。

左良玉似笑非笑,看著潘獨鰲說:「張獻忠真想跟我聯手打趙瀚?可我手里沒糧啊,今年山東又是大旱。」

「趙賊有糧,去搶一遭便是!」潘獨鰲道。

左良玉又說:「搶糧就得出兵,出兵就得開拔費。我錢糧都不夠,又如何南下打仗?」

潘獨鰲說道:「而今趙瀚北上,無非是先打左侯,還是先打我家大王的區別。趙瀚滅了左侯,下一個便是我家大王。趙瀚滅了我家大王,下一個便是左侯。你我兩家chún亡齒寒,若再不聯手,必被趙瀚各個擊破!」

「容我考慮考慮。」左良玉沒有拒絕,也不當場答應。

潘獨鰲笑道:「左侯難道還想歸附趙瀚?以趙瀚的規矩,即便左侯帶兵投靠,今後也肯定不能掌軍。沒有自己的軍隊,便能做個富家翁,今後還不是任人拿捏?等左侯的軍隊被遣散,都到鄉下分到土地,誰能不心向趙瀚?到那個時候,左侯之生死,就得看趙瀚是否仁慈。」

左良玉陷入沉思。

他是典型的明末兵頭子,思維早就已經固化。

財富他可以放棄,爵位他可以放棄,官職他可以放棄,唯獨不能放棄軍隊!

因為在他的意識當中,放棄軍隊就是在等死。大明這樣的例子太多,有兵什么都有,沒兵什么都沒,落得個抄家流放也實屬正常。

左良玉問道:「若是聯手,該怎么打?」

潘獨鰲回答:「我家大王,北擊信陽、羅山,南擊廣濟、黃梅。至於左候,徐州、碭山、商丘……隨便打哪里都行。如此三面夾擊,趙瀚必然顧頭不顧尾。」

「我再想想。」左良玉猶豫不定。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大,不敢輕易跟趙瀚開戰。可他也不敢投靠趙瀚,害怕被剝奪兵權,害怕被卸磨殺驢。

原來他還想拖著,可趙瀚已經跟他接壤,要么直接來打他,要么去收拾張獻忠。

拖不得,打不得,降不得。

這該如何是好?

左良玉召集自己的智囊,足足商討半個月,還是找不到任何出路。

潘獨鰲一直等著,等得心急如焚,心中鄙視左良玉舉棋不定。

又過數日,張岱作為使者,來到東昌府城。

「在下是極為佩服吳王的,也願意真心歸順,」左良玉說道,「在下甘願為王先鋒,不管是打北直隸,還是去打流賊,只要吳王一聲令下,全軍將士必定誓死效命!」

這貨一開口就暗示保留軍隊,張岱怎么可能答應?

甚至虛與委蛇都不行,否則左良玉借趙瀚之名,在山東燒殺搶掠、大肆擴張怎辦?平白壞了趙瀚和大同軍的名聲!

張岱照實了說:「只要左侯願意歸順,交出軍隊之後,可用五條大船運送財貨,去南京購房置宅安享清福。」

左良玉嘆息道:「我不能只想著自己啊,全軍將士解甲歸田,恐怕很多人不願意。」

「左侯麾下軍將,吳王自有安置,定然不會苛待,」張岱說道,「吳王自起兵以來,向來說話算話,從來沒有出爾反爾之事。說句不好聽的,既然承諾讓左候做富家翁,那就不會秋後算賬,左侯還沒分量讓吳王破例。」

「吳王的人品德行,我自是信得過的,且容我再考慮考慮。」左良玉有些心動。

張岱又繼續講道理,說得左良玉幾乎就答應了。

可是,這貨還不肯最終表態,他一向的習慣就是望風而為。

左良玉心里想的是,或許等張獻忠跟趙瀚打起來,自己關鍵時刻帶兵歸附,能夠趁機撈到更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