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直升飛機】(1 / 2)

王梓鈞 1601 字 2023-06-01

方以智奉命前來覲見,還帶著三個兒子,十歲的方中德、八歲的方中通、四歲的方中履。

「拜見陛下!」

三個孩童,隨父親端端正正作揖。

趙瀚看得頗為喜歡,當場考教了學問,便把自己的兒女也叫來。

長子趙匡桓六歲,次子趙匡栐、長女趙福榮、次女趙含錦都只三歲。

幾個小孩自去玩耍,趙瀚隨口問道:「最近有什么物理研究成果?」

方以智回答說:「回稟陛下,臣發現萬有引力與物體質量無關。一斤重的鐵塊,十斤重的鐵塊,忽略細微的空氣阻力,它們從高處落下是同時著地的。」

「果然是一個驚人發現。」趙瀚笑著說。

半個世紀前,伽利略已經發現了,比薩斜塔嘛,兩個鐵球同時落下。

只不過伽利略不曉得萬有引力,中國這邊的萬有引力,還是趙瀚給定下的概念。

趙瀚又問:「除此之外呢?」

方以智回答道:「臣有一個學生,通過水可以結冰、水可以加熱沸騰為蒸汽,還有鐵可以加熱化為鐵水,提出了一個非常離譜的假設。即萬事萬物,都有實態、水態和氣態。冰為實態,加熱融化為水,再加熱蒸騰為氣。鐵是實態,加熱熔化為鐵水,再加熱升騰為鐵氣。」

趙瀚笑道:「他驗證自己的假設了嗎?」

方以智說道:「已經做了許多實驗,一些物品符合其假說。但另一些物體,比如鋼鐵,根本不可能升騰為氣。還有木頭,用火燒就燃了,用鍋煎則會發燙變黑似木炭。」

趙瀚說道:「你覺得他的假說如何?」

方以智回答:「臣認為應該是正確的。鐵水無法蒸騰為氣,可能是加熱還不夠。至於木頭……暫時還無頭緒。」

「有沒有可能,實態、水態和氣態,必須要純粹的物質,」趙瀚循序善誘,「鹽水也是水,但摻了鹽。把鹽水煮沸之後,水變成氣都沒了,剩下的就全是鹽,煮鹽法便是這么來的。因此,鹽水不是純水。還有那木頭,新鮮的木頭有水分,烘烤或者晾曬變輕,這是因為木頭里的水份蒸發了。再加熱燃燒,就會變成木炭,肯定也是什么東西變了?」

方以智沉思,始終也想不明白。

趙瀚提醒說:「不如制作一個溫度計。」

「何謂溫度計?」方以智問道。

趙瀚說道:「鍾表有刻度,可記錄時間。秤桿有刻度,可稱量物重。為何不造一個工具,用來測量冷熱呢?」

方以智越想越迷糊:「水溫可用手測,如何用工具來測?」

趙瀚笑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冬季在室外放一桶水,結冰之後體積會變大?又或者一扇門,冬天可以輕松關閉,到了夏天卻會撞到門框?」

方以智仔細想了想:「還真是這樣。」

「我猜測,萬事萬物,體積會隨冷熱改變,」趙瀚說道,「不如用玻璃制造一器具,向里面guàn入水銀,再標記相應刻度。放在熱水里,水銀柱的高度不一樣,放在冷水里,水銀柱的高度又不一樣。便把即將結冰的水,其水溫定為零度,在溫度計上標記刻度。再把即將煮沸的水,其水溫定為一百度。如此,從零度到一百度,均分為一百個刻度,便可知道每一度是多少,便可測量各種物體的冷熱。」

方以智再次開始思考。

趙瀚繼續說:「玻璃傳熱不便,可在溫度計弄一觸針,連接里面的水銀,便以銅為溫度計的觸針。」

就此,方以智坐立不安,顯然想立即回家做實驗。

因為信息量太大了,首先得證明「熱脹冷縮」原理。

熱脹冷縮,寥寥四個字,卻是人類邁入蒸汽時代的鑰匙。

再過五十多年,歐洲就會誕生第一台蒸汽機模型。接著又過十九年,出現第一台蒸汽提水機,將礦井里的水通過蒸汽機排出。

見方以智的心思已不在這里,趙瀚笑著說:「去做實驗吧,你那三個兒子,我會派人送回去。」

「微臣告退!」方以智立即起身。

花園里。

幾個小孩正在玩竹蜻蜓,金陵府統考第四名的方中德,合掌一撮,竹蜻蜓便立即向天躥起。

「哇,飛得好高!」

皇子皇女們仰脖子,視線隨著竹蜻蜓的飛行軌跡移動。

等竹蜻蜓落地,銃兒撿起來說:「這是它的翅膀嗎?它是怎么飛的?」

方中通昂首挺xiōng道:「我爹教過,竹蜻蜓的葉片有傾角,旋轉時將空氣向下推,同時獲得空氣的反作用上升力。」

銃兒完全聽不懂,但還是贊嘆:「你爹真聰明,我父皇都不懂!」

趙瀚站在旁邊,頓時哭笑不得。

一個竹蜻蜓,幾個孩子搶著玩,趙瀚讓女官拿來張牛皮紙,折成紙飛機用力飛出去。

「這個也好玩!」銃兒帶著弟弟妹妹沖過來。

方中德、方中通兄弟,則迷惑道:「這個為什么也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