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滿清也要練龍騎兵】(1 / 2)

王梓鈞 1518 字 2023-06-01

滿清其實不缺人口,因為從北直隸帶回數萬漢民,又在朝鮮和蒙古俘虜許多奴隸。

只缺旗丁,即滿洲八旗的兵源!

多爾袞退守耀州,一邊籌措軍糧,一邊征兵整編,內八旗兵額迅速恢復到十萬。

但此時的十萬八旗兵,跟幾年前的十萬,不可同日而語。

山東、河南、遼東數次敗仗,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雖然重新補充到七萬人左右。但一來軍隊戰斗力有所下降,二來可供征召的旗丁越來越少。

漢軍八旗,戰斗力下降的就更明顯,前後損失已經接近兩萬。重新補充整編之後,許多漢八旗守城部隊,都是近兩年的降兵降將。

滿清這種軍政制度,不可能休養生息,必須長期保持大量軍隊。

特別是在面臨頹勢時,就更要擴兵備戰。這樣才能壓服野人女真,壓服外藩蒙古,壓服朝鮮君臣。

草原更北面,喀爾喀蒙古虎視眈眈。

上次滿清攻打劫掠的蒙古部落,只是喀爾喀蒙古里的車辰汗部,僅此一部就能tiáo動騎兵三萬(幾個月前被打殘了)。除此之外,喀爾喀蒙古的大型部落,還有土謝圖汗部、和托輝特部,都等著滿清衰落來干上一票。

在貝加爾湖周邊地區,還有布里亞特蒙古人,其中的八剌忽部跟滿清地盤接壤。

多爾袞若不維持大軍,外藩蒙古分分鍾叛亂,喀爾喀蒙古和布里亞特蒙古則會大軍來襲!

一直拖到十月上旬,整編完畢的滿清主力,從錦州出發去救援山海關——再不前往救援,山海關的八旗守軍,就得殺了百姓做軍糧。且在多爾袞圍攻蓋州時,寧遠、錦州的萬余守軍,已經去山海關救了一回,損失兩千多人狼狽逃走。

滿清大軍行至沙河驛(綏中附近),多爾袞接到先鋒部隊的戰報:「殿下,敵軍已在撤兵!」

多爾袞臉sèyīn沉,下令道:「全軍停止,命令先鋒營奪回威遠台,立即駐扎在那里防備敵軍反撲。」

大軍救援,救了個寂寞。

多爾袞的主力,此刻距離山海關還有近百里路程,先頭部隊也只接近山海關四十里。

隔得這么遠,那些該死的南蠻子,居然直接就坐船跑了!

完全就是糧草消耗戰,費如鶴、張鐵牛對山海關圍而不攻,白白消耗三個月的軍糧。多爾袞帶著大軍救援,一來一回之下,即便沒有交戰,同樣得消耗大量軍糧。

看誰先撐不住。

害怕大同軍再來,小小的威遠台,被多爾袞布置兩千守軍。這么多士卒,塞在威遠台里人擠人,平時必須駐扎在附近,遇到打仗才能緊急退進去堅守。

就在多爾袞搞定撤軍時,再次接到消息:「殿下,南蠻在耀州、海州的鄉野劫掠,在耕熟的農田里到處撒石灰!」

「撒石灰?」多爾袞沒聽懂。

信使解釋道:「據懂得農事的貴人說,田地里撒了石灰,來年種庄稼就得減產。若是石灰撒得多,種子都不會發芽。」

這里所言石灰,是生石灰!

多爾袞聽得怔住了,隨即咬牙切齒道:「好狠毒的心腸,這跟在草原燒毀牧場有何區別?」

……

遼東半島多山,復州城東面的山區就有石灰礦。

趙瀚派了些工匠過來,打算在遼東燒制水泥,每個鎮都修建一個簡易堡壘,挖掘石灰礦的工人多為戰俘。

蓋州防御戰之後,水泥暫時停止生產,大量燒制生石灰!

數千龍騎兵,一人雙馬,每人帶幾十斤生石灰出發。就那樣橫綁在馬背上,遇到雜草較少的土地(熟地),便在麻袋戳一個洞,縱馬奔馳之間沿途灑落。

此時遼東早已下雪,生石灰撒在雪上,保准明年沒法種糧食。

「敵軍來了!」

「哈哈,快走!」

吳化普大笑著策馬離開,海州和耀州城中,各有幾千滿清守軍。估計是被大同軍的做法激怒,偶爾壯著膽子出城,而且個個騎馬追擊。

但龍騎兵根本就不接戰,遠遠撒出哨騎,一遇敵情立即開溜,而且從不深入滿清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