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離間計】(1 / 2)

王梓鈞 1594 字 2023-06-01

朱舜水很快來了,執掌西河地區的民政。

如果大同軍能拿下陝西,朱舜水就是陝西左布政使。他是趙瀚的老朋友,在進兵江南時投奔,從縣丞一步步爬上來的。

河南那邊,胡夢泰也在等著,等大同軍拿下山西,就立即去做山西布政使。這位是費映環的表妹夫,也跟趙瀚屬於老相識,收復廣東之後便來投奔。

「西河的農民,積極性不是很高,士紳地主也有抵觸情緒。」宣教官丁汝貞說。

朱舜水感慨:「看來這李自成,把陝西治理得不錯。。」(西河地區,其實屬於山西管轄,但戰時暫且劃歸陝西。)

所謂不錯,是跟大明相比。

陝西十多年兵災和旱災,老百姓受盡苦難。李自成讓他們耕種無主之地,賦稅也不是很重,農民們自然擁戴。

而大同軍來了,給農民分田,給農民減稅,這些都是李自成做過的。

大同軍又要分地主的田,地主同樣不高興。但也僅此而已,並未激烈反抗。實在是山陝人口銳減,地主家的田產再多,沒有佃戶幫忙耕種,那可只能選擇拋荒。

一向都有用的分田政策,在西北很難取得效果。

這里跟河南、山東不一樣,雖然都是久經戰亂、人口銳減、干旱多年, 但魯豫兩省是由大同軍終結亂世,社會各階層都對此感恩戴德。山陝兩省, 卻是李自成終結亂世, 大同軍反而屬於挑起戰爭的入侵者。

朱舜水來到西河造冊分田, 完全得不到百姓擁護,無法在此獲得群眾基礎!

甚至, 基層農會都不好建立,農民沒有加入農會的積極性。

「咱們能給本地農民帶來什么?」朱舜水問道。

丁汝貞回答:「咱們帶來了戰爭,此外什么都沒有。」

朱舜水無語。

丁汝貞又說:「其實, 偽順朝廷,文官武將對百姓的盤剝也是很重的。李自成說三年糧賦減半,但文官和武將,都會收取許多雜稅, 還會征發百姓去服徭役。咱們一來就說,沒有雜稅,沒有徭役,可百姓根本不相信。」

朱舜水點頭道:「我明白了。南方的農民, 相信免征徭役和雜稅, 是因為給他們實打實分田了。分田就是最大的好處,有了這個好處, 其他好處就值得信任。而這里的農民, 分田對他們來說, 不是什么實質好處,所以也不相信其他好處。」

「就是這般道理。」丁汝貞道。

朱舜水說:「咱們得立信, 得讓百姓信任朝廷。還有一個多月收麥子, 告訴西河的所有農民,只要大同軍還在, 今年他們不用納糧,沒有雜稅,也沒有徭役。等他們的麥子進倉, 咱們真不去征糧, 農民自然就信了。」

「只能這樣了。」丁汝貞嘆息。

西河地區,此刻屬於大同軍占領區, 官吏還沒有完全到位, 老百姓也不服從大同朝廷。

想要發動群眾, 那是不可能的, 大同軍只能靠自己站穩腳跟,靠自己擊敗正在趕來包圍的敵軍。

蒲州。

劉柱正在分析局勢,他指著地圖說:「曹變蛟這廝,跑得是真快,竟然奔襲西安還打下來了。可這有pì用啊,他孤軍深入,對潼關戰場毫無幫助。」

林如昭說道:「也有用的,西安畢竟是省府。此城被我軍拿下,陝西偽朝文武必定人心惶惶。而且,大半個陝西的糧食,想要運到潼關補給,都得從西安路過才行。曹變蛟拿下西安,潼關敵軍的糧食,也不可能得到太多補充。那是一顆釘子,必令敵軍如鯁在喉。」

「最多再過一個月,曹變蛟就會被包圍,困在西安進退不得,」劉柱說道,「是該讓他堅守西安,還是舍棄西安另去他處?」

「堅守為好,」林如昭說道,「一個月之後,我方的後續兵力,也會抵達潼關附近。到時候,又是一場大戰,敵人拿不出太多兵力去攻西安。」

太行八陘的南三陘,都有大同軍在試圖進兵。包括進攻潼關的兩個師,沒人知道哪里會是突破口。

既然潼關取得突破,河南的大同軍,也會跟著繼續過來。

而李自成的山西守軍,還有漢中守軍,同樣會跟著tiáo動。到時候,雙方在潼關的兵力越來越多,並最終醞釀成一場大決戰。

甚至,榆林、寧夏的大順軍,都在往潼關迅速趕來,已經顧不得鄂爾多斯部蒙古了。

反正鄂爾多斯部也不qiáng,頂多從長城缺口穿過,跑來劫掠一番就回去。

……

沁水縣。

任繼榮、任光榮兄弟倆,正帶著部隊前往西河地區。他們的任務,是從大同軍手里,奪回翼城並駐扎。

在呂梁山中行進一日,傍晚扎營時,任繼榮悄悄對兄長說:「大哥,你要帶兵去西河投奔大同軍?」

「你聽誰胡說八道?」任光榮惱怒問。

任繼榮說:「軍中都傳開了。剛才,我一個親兵來問,是不是投了大同軍就能回河南老家。」

「放pì,」任光榮憤然道,「咱們軍中定有jiān細!快快去查,謠言是從哪個混蛋嘴里傳出來的!」

蒼蠅專盯有縫的蛋,徐穎派出的細作,雖然不是蒼蠅,但也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