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順民】(1 / 2)

王梓鈞 1573 字 2023-06-01

威寧營的主將,叫做韓雲。

他既不是漢人出身,也不是女真出身,而是……朝鮮人!

這么說吧,在滿清興起之前,根本沒有所謂的滿族。純粹就是遼東各部落和民族,qiáng行被糅合在一起的產物,其中就包括許多朝鮮族裔。

滿清正紅旗第一參領第十四佐領,這支部隊的創建者,便是朝鮮人韓雲,麾下士卒也多為朝鮮人。

歷史上,韓雲參加過薩爾滸之戰,參加過松錦之戰,參加過山海關之戰,參加過征服朝鮮的戰斗。從黃台吉繼位之初,韓雲就一直在打仗。特別是幾次征討朝鮮,韓雲一直都是先鋒向導。這貨甚至偽裝成朝鮮官員,親身潛入朝鮮的義州城,放火作亂把清軍給引進去。。

如今韓雲的爵位,已是一等輕車都尉(正三品)。

眼見護城河漸漸被民夫填平,城內的八旗兵驚惶不安,韓雲召集將士訓話:「你們當中,跟我一樣,多為朝鮮人出身。可現在沒有朝鮮人,只有滿洲人。皇恩浩盪,大清兩代皇帝,都對咱們恩重如山。城外那些南蠻子,不知道歸順我大清,竟然還敢帶兵殺來這里。諸位將士,我們立功的機會來了,就算是死,也要為陛下守住威寧營,為禮親王(代善)守住威寧營!誓死守城,大清萬歲!」

「誓死守城,大清萬歲!」眾人跟著高呼。

這些家伙,完全被洗腦了。

又或者說,他們在滿清的生活,遠比留在朝鮮要好得多。滿清是他們的恩人,朝鮮國王才是壓迫他們的壞蛋。

在待遇上,他們已經被視為滿人,男子全都被劃為旗丁。

他們屬於正紅旗高麗裔!

在滿清的朝鮮人當中,有兩大朝鮮家族,一為金氏,一為韓氏。

特別是金氏,甚至連姓都沒有, 只是個叫做新達理的包衣。這貨屢立戰功, 已經做到正黃旗佐領, 兼內務府三旗火器營總管,負責掌管滿清皇帝的火器營,駐扎在沈陽拱衛皇宮大內。

至於韓雲, 還有個弟弟叫韓尼,同樣是正三品的一等輕車都尉, 目前跟在多爾袞身邊打仗。

「父親, 威寧營和百戶城, 兩城之中都多漢人,」韓基提醒道, 「當謹防漢人做內應!」

韓雲頭疼說:「確實得防著漢人。」

威寧營和百戶城,都太多的漢人工匠。

大同軍殺來的時候,被韓雲探知到消息, 於是提前做好守城准備。明山溝和螞蟻溝的冶鐵匠, 全都被迅速遷回城內。此外, 遼南大山里的山貨, 大部分都會運來此地,由漢人工匠進行處理。

漢人工匠、平民、商賈, 再加上他們的家人,占到兩座城中人口的40%——這還是郊外的旗丁,全部撤進城後的數據。

韓基說道:「要不, 把漢人都……殺了?」

「不可!」

韓雲立即駁回。

倒不是他善待漢人,而是這些工匠太重要。他韓家父子, 敢把漢人工匠全殺了,代善就敢把他們全殺了。

韓雲仔細思索之後, 說道:「收繳城內漢人的鐵器,就連菜刀都不准留下。那些工匠的錘子、剝刀, 只要是帶鐵的,一律在兩日內上交。若有私藏,再殺不遲!」

「轟轟轟!」

城外炮聲轟鳴,城頭也開炮對射。

而在城里,守城的清軍全體出動,挨家挨戶搜查一切鐵器。

這些當兵的可不會客氣,當然要趁機敲詐搶劫。我說你家里有鐵器, 就肯定還藏著鐵器,不給足財貨就等著殺頭吧!

「軍爺,我家真沒錢了。這兩年糧價、鹽價bào漲,小本買賣糊口都難, 哪里還拿得出錢啊?」

百戶城內,漢人店主跪地哀求。

一個清兵皺眉道:「再找找,再找找,總能湊些錢出來。實在不行,找左鄰右舍借幾個。咱也是老相識,不想為難你們。」

店主猶豫道:「要不,把軍爺以前記的賬都抹平了?」

那清兵頓時大怒:「混賬,我什么時候欠過你的賬?」

「對,沒有欠,沒有欠!」店主連連磕頭,回屋翻出碎銀子,大概有半兩的樣子。

清兵立即拿著錢離開,他們常駐此地,知道能敲詐出多少。

店主癱倒在地,嚎啕大哭:「今後的日子可怎么過啊!」

韓雲也是久經沙場之輩,他不知道會鬧出亂子嗎?

當然知道,但收繳漢民的鐵器,能有效降低bào亂幾率。就算不這么做,如果有內應的話,該放火還是會放火。

至於漢民的死活,關韓雲pì事啊?

事實證明,還能在遼東過日子的漢人,要么已經做了漢jiān,要么已經變成順民。被清軍這么敲詐勒索,城外還有大同軍,居然沒人敢揭竿而起。

他們只是哭嚎,只是悲傷,只是擔憂今後沒錢買糧食。

第七日,雲梯造好上輛架,盧象升終於下令攻城。

百戶城很小,只有兩道城門,是明代中期專門建來守護鐵場的。大明在此城只有一百駐軍,滿清同樣只有一百駐軍,此刻城上大部分都是旗丁在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