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滿清遷都?】(1 / 2)

王梓鈞 1530 字 2023-06-01

沈陽,議政大會。

八旗旗主,只剩代善、多爾袞和滿達海,外加一個小皇帝順治。。。

八旗貴族,也死傷慘重。

就連議政大臣,都死了近半。此刻的滿清朝會,現場充斥著生面孔,許多年輕人被臨時提拔。

小皇帝端居寶座,大玉兒垂簾在後。

大玉兒的聲音緩緩傳出:「連番大戰,屢屢敗北,遼東遼西,丟城失地。此究竟為誰之過?」

努爾哈赤的侄子錫翰出列,怒視多爾袞道:「豪格慫恿出兵打仗,多爾袞一口答應下來。他二人,不顧咱們大夥反對,硬是要抽tiáo大軍入關。八旗勇士若不被抽走,遼南怎會盡失?八旗勇士若不被抽走,耀州之戰怎會大敗?太祖皇帝說,任他幾路來,我自一路去。多爾袞與豪格,卻要將大軍分為兩路,又派八旗軍分兵駐守各城。這不是違背了太祖的教誨?豪格已死,多爾袞卻還活著,就該治多爾袞的大罪!」

多爾袞面無表情,他已被軟禁一個多月,知道今天該宣布處置結果了。

議政大臣蘇克薩哈出列:「陛下,太後,臣要彈劾多爾袞。其罪一,妄稱皇父攝政王,又直呼陛下為小皇帝;其罪二,還在北京的時候,每逢大軍出征,qiáng令文武大臣列班跪送;其罪三,在北京上朝時,多爾袞過了午門才下轎;其罪四,多爾袞所用儀仗、禮樂及衛從,皆按天子規制……」

「閉嘴!」

多爾袞勃然大怒,朝著蘇克薩哈吼道:「這些事情,就算我做了,也不該你來告發!」

蘇克薩哈昂首挺xiōng:「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我只是在盡人臣的本分。」

朝堂內靜寂無言,只剩這兩人在爭執。

蘇克薩哈是多爾袞的心腹,是被多爾袞超擢提拔的。而今也是他,給了多爾袞致命一擊。

大玉兒問代善:「禮親王,這多罪狀,該如何處置?」

代善垂首道:「但憑太後定奪。」

大玉兒又問:「諸位內大臣有何建議?」

冷僧機出列道:「當奪去爵位,貶為庶人,沒收家產和牛錄。」

此人出自葉赫那拉氏,一直擔任順治皇帝的侍衛頭子,又被大玉兒提拔為內大臣和伯爵。他說的話,代表著大玉兒的意願。

冷僧機話音剛落,朝堂文武紛紛附和。

就此,多爾袞被貶為庶人,沒收全部財產和牛錄。

處理完多爾袞,代善說道:「陛下,太後,當務之急,是整編八旗,趕緊打造盔甲和兵器。」

「禮親王說得對。」大玉兒表示贊賞。

如今,只有代善的正紅旗,沒有遭受到太大損失。滿達海雖然活著,但鑲紅旗已經不剩幾個兵。這父子倆,算是僅次於皇權的一大勢力。

多爾袞帶了許多潰兵和旗丁回來,既然被沒收,當然要歸皇帝統治。

代善奉命主持八旗整編,編來編去,勉qiáng編出二萬三千人,大概是以前三個旗的兵力。但甲胄齊備、兵器完善的士兵,僅有半數而已,而且糧食已經快吃完了。

遼陽城還在滿清手里,可城外村鎮,皆為農民起義軍的天下。

幾千韃子,困在城中,根本不敢出去。他們一旦出城鎮壓農民軍,大同軍隨時就會現身,遼陽城分分鍾被攻陷。

沈陽周邊村鎮,也開始有農民起義。

……

遼陽。

雨季剛過,李正就帶兵來了,大量農民軍自發幫著做民夫。

遼陽守城主將,為代善yòu子祜塞,年僅十八歲而已,十五歲就開始隨軍打仗,如今已被封為鎮國公。

祜塞雖然心中慌亂,但布置城防卻有條不紊。

只是軍糧太少,靠著搜刮全城百姓,也就能再吃兩個月。若兩個月後,還不能獲得軍糧補充,到那時就只能吃人了。

城外的糧食倒是多,小麥已開始抽穗,再過幾天就能開花授粉。

那些麥子,本來屬於滿族和漢人地主,而今卻成了大同軍的戰利品。大同軍已經派人整編農民軍,全部編為農兵部隊,同時還在鄉下組建農會,給農民落籍分配田產。

地里的小麥,等收獲之後,四成上交大同軍,六成由大同軍統一分配給農民。

城外的護城河,終於被漸漸填平。

一段城牆上,卓里克圖說道:「父親,得想辦法獻城,聽說咱們的部眾,都被漢軍俘虜了。女真這邊連糧食都沒有,又怎么贏得了?」

「我已經准備好,今晚你偷偷出城。」善巴說道。

善巴是兀良哈蒙古的殘部首領,十多年前歸附後金,十年前被封為鎮國公。他們的部落地盤,在幾百年後的阜新市,而王廷臣和豪格的騎兵大戰,也是在那附近爆發。

收拾完豪格之後,王廷臣順手將那里的蒙古部落給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