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瓦剌歸附】(1 / 2)

王梓鈞 1591 字 2023-06-01

閣部大臣皆在,幾個老伙計也在,都圍繞著李自成那封請降書討論。

「絕不能給李自成封王,」徐穎率先表態,「便如龐先生,如今都只是遼國公,他李自成卻是王爵,這讓大同朝廷的文武大臣作何想法?」

李邦華說道:「封王不可行,給個公爵還是可以的。。。李自成舉山西全省歸降,而且還要北走yīn山,也算是有大功了。否則的話,一旦開戰,我軍雖能拿下山西,卻會耗費許多糧餉,因此而死的百姓也不計勝數。」

費純支持李邦華的觀點:「陛下,今年同時在數省大戰,而且一打就是半年以上,國庫錢糧真的已經捉襟見肘了。明年要組織河北、陝西、遼寧移民,貴州和川南鞏固之後,還要出兵收復雲南。這些都要耗費錢糧,若山西可以歸順,真能讓咱大喘一口氣。」

徐穎說道:「山西人心惶惶,就算武力收取,也不會非常艱難。」

費純無奈苦笑道:「徐先生,你不當家,不知道油米貴啊。這次打仗,軍糧消耗最多的是遼東,都是從江南海運過去的,還遇到風bào沉沒了一艘。盧將軍從保州出兵,一路北上全是山區,運糧民夫吃的糧食,比當兵的吃的還多。還有楊鎮清的獨立團,也全是在山區北運。」

「河北戰場的軍糧,是江淮運過去的,中途消耗雖然不多,但招募了太多農兵守城。保定一線城池,還有大運河沿岸城池,僅守城農兵就招募了六萬余,這還不算就近撤進城里的百姓。而且,被征tiáo太多農兵的州縣,雖然主糧收入不受影響,但雜糧作物肯定嚴重減產。」

「朝廷囤了好幾年的糧食,今年打仗都快用完了!」

徐穎提醒道:「李自成的糧也快完了,他若能養得起大軍,肯定不會舉山西而歸附。」

費純點頭說:「這倒是實話,請陛下定奪吧。」

大戰半年多,不僅大同朝廷糧食告急,李自成和滿清那邊更加嚴重。

遼陽崩得那么快,除了滿清兵無戰心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城中糧食不足。當時,李正甚至都不用進攻,只要再圍城兩個月,城里的八旗兵就得吃人肉。

大玉兒要對付多爾袞,滿清貴族一致同意,也有多爾袞家里錢糧頗豐的因素。

滿清從沈陽遷都去建州,中途給士兵支付的糧餉,有三成來自於多爾袞的家產。

趙瀚看向龐春來:「龐閣老有何建議?」

龐春來反問:「陛下今後想打到哪里?打到河套,打到塞北,還是打到漠北?」

塞北就是yīn山以北的內蒙古區域,而漠北已經屬於外蒙古了。

「漠北。」趙瀚說道。

龐春來回答:「既然要打漠北,那把李自成放到塞北也無不可。滿清衰落,塞北、漠南(都是內蒙古)必然大亂,蒙古各部肯定互相攻伐。漠北那些蒙古部族,多半會趁機南下。李自成去了塞北,敵人並非塞北、漠南蒙古,而是從漠北來的蒙古人。李自成能在yīn山立足已是不易,絕對不可能迅速壯大。」

「此計甚妙,」李邦華拍手贊嘆,「就讓李自成北出yīn山,去跟南下的漠北蒙古糾纏。」

趙瀚點頭表示認同,拍板道:「擬詔,准許李自成歸附,准許釋放偽順降將。但是,李自成只能封yīn山侯,等他在塞北立了大功才可再次晉爵。李自成若嫌朕給的爵位太低,那就明年打仗。他要是能打贏,皇帝也讓他來做!」

敲定此事,又議其他。

被王廷臣占了一大塊地盤的喀喇沁蒙古,與察哈爾蒙古聯名獻上降表,這些蒙古部落都請求歸附,並且共遵大同趙皇帝為天可汗。

陳茂生拱手道:「皇帝便是皇帝,可汗便是可汗。天可汗雖然威風,臣卻覺得沒必要。一旦陛下接收此尊號,則蒙古諸部的很多事情都難以處理。」

「陳尚書所言有理。」蕭煥第一個贊同。

眾臣都想讓趙瀚收下尊號,「天可汗」是多么威武霸氣啊。但現在不可能接收,因為要在一些蒙古人的地盤設立州縣,收下別人的尊號手段就很難qiáng硬。

努爾哈赤也有類似的尊號,代價是蒙古王公跟他平起平坐。

趙瀚雖然有些心動,但還是抵抗住誘惑,說道:「那便不做天可汗。蒙古各部,積怨日深,朕若qiáng行勸和,他們反而心生怨懟。讓他們去打,等打個一兩年後,大同軍再去收拾殘局!」

現在的蒙古,真的是打成了一鍋粥。

科爾沁諸部正在內戰,喀喇沁在捅科爾沁的菊花,喀喇沁的南方地盤又被大同軍占據。察哈爾正在收拾周邊小部落,土默特、永謝布的殘余勢力正在結盟。漠北蒙古,北山女真,隨時可能南下,再加個即將出塞的李自成……幾年混戰下來,草原人口估計要下降兩三成。

……

青海。

車臣岱青快馬奔向固始汗的營帳,在牧場遇到正在騎馬射箭的固始汗。

「你怎么來了?」固始汗問道。

固始汗一共有十個兒子,長子常駐西藏,四子過繼給拜把兄弟,其余八子都在青海率部游牧。

車臣岱青是次子,沒有接到召喚,是不准回來見父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