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安南內戰】(1 / 2)

王梓鈞 1516 字 2023-06-01

占城「歸附」的消息,還未傳回南京,越南內戰反倒先打起來了。

徐穎匆匆進宮,說道:「陛下,安南已經開戰!」

趙瀚有些驚訝:「鄭氏那么心急嗎?居然不等水稻收割之後再打。」

徐穎解釋說:「陛下,安南水稻皆可種兩季,部分地區可以種三季。若是兩季稻,每年冬天可以收割,開春之後再重新栽秧。安南鄭氏此次出兵,便是收了去年的冬稻,又等農民將夏稻種下之後,趁著雨季來臨前旳空擋出兵!」

「鄭氏出兵多少?」趙瀚問道。

徐穎回答說:「不太清楚,但至少在五萬人以上,阮氏據險而守應該頂得住。若拖上兩個月,雨季將至,我軍肯定無法出兵。」

趙瀚把御馬監掌印女官游居蓮叫來,又讓尚寶女官取來皇帝印信,草擬一封詔書說:「通知內閣,讓兵部和都督府,著令廣西、瓊州的大同軍,按照既定的計劃行事!」

既定出兵計劃,就是等越南內戰打完,在鄭主政權最脆弱的時候出兵。

當然,就像徐穎說的那樣,不能距離雨季太近。

雙方內戰若拖得太久,大同軍肯定不能動,熱帶雨季讓大軍鑽林子實屬頭鐵。

事實上,趙瀚這封詔書,發到前線肯定來不及了。還好早就制定了方案,甚至糧草都已經到位,李定國、劉新宇、丁家盛三人有很大的自主權。

此時此刻,內閣那邊收到消息,三位閣臣都不怎么說話。

龐春來並不反對征討越南,但他認為時機未到。至少要徹底滅掉韃子,收獲河套、漠南、奴兒干都司之後,才可騰出手來在別的地方用兵。

李邦華和宋應星,則是擔憂於大明舊例。

當初朱棣也把越南打下來了,不但設立交趾布政司,甚至還在越南開科取士。越南那些進士,最高做到了布政使,按理說都應該被同化了才對,可幾十年後照樣爆發起義,硬生生從大明的統治下獨立。

阮氏和鄭氏的地盤以橫山為界,即河靜、廣平兩省交界的山脈。

隋煬帝當年出兵越南地區,滅林邑國,設置三郡。至唐時,林邑國復國,便以橫山為界。橫山以北,為大唐疆域,也就是現在的鄭主地盤;橫山以南,為林邑國,也就是現在的阮主地盤。

而林邑國,則是占城國的前身,被安南不斷侵吞國土,到如今只剩巴掌大的地方。

鄭氏轄地的農民,剛剛chā秧結束,就被大量征召作戰。

一大把年紀的鄭梉,不但親自統兵南下,還把傀儡國王給帶上。這是他第n次南征,屢敗屢戰,屢戰屢敗,誓要滅了阮氏統一越南。

鄭氏次次戰敗,次次主動開戰。

阮氏次次獲勝,卻一直都被動防御。

究其原因,是國力使然。

鄭氏控制的地區,人口是阮氏的三倍,而且土地開發程度更高,可以耕種的土地面積更大。

「開炮,開炮!」

「轟轟轟!」

鄭梉左手按著劍柄,立身遠望炮擊成果,轉身對傀儡國王說:「陛下,此次出征,必定旗開得勝!」

「好。」黎真宗木然點頭。

黎真宗非常年輕,幾年前,鄭梉南征失敗,把過錯都堆到他爹頭上。於是,廢掉他爹黎神宗,將他擁立為新國主。

若是這次也戰敗,黎真宗也得背鍋,還要再換個傀儡國王才行。

安南內戰,規模不大,但比較費國王。

指揮炮兵的,是一個荷蘭軍官。

鄭氏政權的炮手,以荷蘭雇佣兵為主,越南炮兵全是負責打雜的。

鄭梉痛定思痛,攢錢攢糧好幾年,這回把火炮增加到十二門。

足足打出上百發炮彈,鄭梉之子鄭柞,拔劍大呼:「先登營出擊,攻破長城,攻破長城!」

阮氏在橫山險要處,修建了一些土石牆,對外宣稱是長城

鄭氏的先登營,舉著盾牌,手持冷兵器,死命朝著前方的土石牆沖鋒。半個鍾頭不到,就攻破守軍的第一道防線。

如此順利,純粹是鄭梉老謀深算。

越南打內戰,由於氣候和農業原因,該在冬末春初爆發才對。

鄭梉故意延後時間,讓阮氏以為今年沒有戰爭,因此邊界守軍兵力不多。

鄭軍攻破第一道土石牆後,再接再厲,迅速攻破第二道,徹底打通南下的山中要道。

算上民夫在內,足足六萬大軍,迅速攻占橫山以南的數個城鎮。

阮氏這才反應過來,匆忙聚兵抵抗,雙方在麗水河畔展開對峙。

阮主阮福瀾親率兩萬大軍,兒子阮福瀕為大將。

鄭軍已經渡河,由於翻山越嶺而來,並沒帶什么像樣的水軍,只在中途搜集了一些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