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英荷戰爭】(1 / 2)

王梓鈞 1530 字 2023-06-01

「禁止入港?」

當中國使節團來到西班牙,第一次遭遇到不留情面的拒絕。

查爾斯王子笑著說:「這很正常,腓力四世號稱『地球之王』。他最丟臉的事情,除了輸掉三十年戰爭,就是尼德蘭和葡萄牙獨立。他承認尼德蘭獨立,那是因為荷蘭自身就很qiáng大。至於葡萄牙,腓力四世是不承認的,他一直認為自己兼任葡萄牙國王。」

吊兒郎當的拿起千里鏡,查爾斯觀察著港口情況說:「而你們,卻與若昂四世簽訂條約,公然支持葡萄牙的獨立。作為地球之王,腓力四世顏面掃地,他怎么可能允許中國船只靠岸?還有,菲律賓是腓力四世的珍寶,中國卻武力奪取呂宋島,這是在他的身上割肉。西班牙的歐洲主力艦隊,如果不是在跟奧斯曼打仗,恐怕會拉回來直接跟中國開戰!」

張瑞鳳有些驚訝:「王子殿下對各國局勢很熟悉?」

「熟悉有什么用?我身邊連個騎士都沒有。」查爾斯王子咧嘴笑道,絲毫看不出沮喪的樣子。

這貨聰明睿智、風趣幽默、放盪不羈、騎術高超、沒心沒肺,其實很適合做一個游俠。至於當國王,他就太不著tiáo了。

既然無法在西班牙靠岸,船隊就只能繼續航行,打算先去訪問英國和法國。

張瑞鳳問道:「王子殿下,能講一下歐洲現在的局勢嗎?」

查爾斯說道:「法國正在打內戰,號稱投石黨戰爭。紅衣主教兼法國首相馬薩林,在三十年戰爭末期,向商人貸款籌措軍費,包稅給商人作為還款手段。商人既然有了征稅權,還不往死里征收稅款?地方各省都被榨干凈了,法國政府和商人就盯上了巴黎。恰逢孔代親王大捷,太後和首相趁著對外戰爭勝利,抓捕反抗運動的領導者。巴黎人民憤怒了,終於爆發起義。孔代親王率軍回巴黎平亂,結果平出了內戰。」

這么大的事情,居然在葡萄牙沒打聽到。

張瑞鳳對此震驚不已:「國王打仗,向商人貸款,因為還不起錢,就讓商人自行征稅抵扣?」

「雖然很蠢,但確實如此,」查爾斯笑道,「首相馬薩林的親兄弟,就是一個大商人,從中狠狠的撈了一筆。」

張瑞鳳覺得歐洲國家好奇葩,官員任免和賦稅征收,可都是國之重器。大明王朝就算再腐敗,也不會把國家的收稅權,直接甩給商人做貸款償還手段。

這種只能搞包稅制,某某地區,某某稅種,可以抵扣多少錢,然後讓商人隨便去收。

商人遇到如此好事,豈會善罷甘休?

政府說那項稅可以折扣十萬兩銀子,信不信商人能收一百萬兩出來。十萬兩交給政府償還貸款,剩下九十萬兩全是自己的。

當然,這種事情在中國也有。

一是出現在元代,全國都在搞包稅制。

二是出現在大清。鴉片實在禁不了,清政府就將鴉片合法化,既能發展本土鴉片產業,又能減輕白銀外流,還能提高政府稅收,簡直一舉三得。鴉片合法化之後,清政府發現自己無力征稅,就把鴉片稅承包給商人,如此果然可以足額征收。

張瑞鳳問道:「鬧出那么大亂子,法國首相馬薩林還沒下台嗎?」

「為了平息民憤,馬薩林已經被流放了,」查爾斯笑道,「王太後還想保住他,導致孔代親王謀取首相的計劃落空。不但如此,馬薩林還抓捕孔代親王,宣稱孔代親王意圖謀反。」

張瑞鳳問道:「所以,這個首相是怎么被流放的?」

查爾斯說道:「孔代親王被抓之後,他的親信在地方bào動,教會和貴族也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法國王室。叛軍還聯合西班牙軍隊,一路攻入法國境內,這場內戰打得法國王太後屈服。孔代親王被釋放,首相馬薩林遭到流放。但是,事情還沒結束。」

張瑞鳳愈發好奇,說道:「請講。」

查爾斯說道:「本來時局已經平定,法國王太後突然犯傻,把被流放的馬薩林召回來。孔代親王大怒,再次聯合西班牙進攻法國。巴黎人民也自發起義,甚至趕走了法王路易十四。馬薩林嚇得辭去首相職務,巴黎人民怒火平息,又把國王給迎接回來。孔代親王的叛亂被鎮壓,現在還流亡於國外。」

張瑞鳳嘆息道:「這位法國國王,真是好福氣啊!」

為啥國家兩次內戰,搞得一團糟還好福氣?

因為馬薩林是權臣,孔代親王是地方實力派。兩次內戰之後,路易十四這個年yòu國王,等於同時擺脫權臣和地方派的制約。一旦親政,路易十四的獨裁統治,將達到歷代法國國王的巔峰。

查爾斯驚訝的看著張瑞鳳,他只是簡述一下情況,這位中國官員居然能看透全局。

至於法國首相馬薩林,還會回到巴黎作妖。最後的結局嘛,兩兄弟求錘得錘,被憤怒的巴黎人民掛路燈了。

巴黎人民的起義傳統,可謂是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