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平南軍民府】(1 / 2)

王梓鈞 1767 字 2023-06-01

「暹羅和孟族聯軍,已經攻克東吁城,」丁家盛拿出一份軍情信件,笑容有些古怪,「東吁城的緬人……被殺空了,城內城外堆滿了屍體。那里的五百大同軍,正在勒令暹羅和孟人收屍焚燒,免得天氣轉暖之後爆發瘟疫。」

楊展嘆息:「這得多大仇啊。」

丁家盛說:「這一百年來,暹羅多次被包圍首都,甚至首都還淪陷過兩次。而孟人遭到長期欺壓,每次起義都遭屠戮。這回他們找到機會,肯定是要血債血償的。」

東吁城是緬甸東吁王朝的舊都,遷都還不滿三十年,那里住著大量的緬人貴族。

僅城內的緬人,估計就被屠了兩三萬。

另外,整個下緬甸地區,沒來得及跑的緬人地主,幾乎被殺得干干凈凈。就算跑了,土地也被搶走,許多緬人農民淪為奴隸,而孟人奴隸則獲得自由。

丁家盛發去一份命令,由使者帶去東吁那邊。

東吁城。

楊東魁問道:「天朝將軍怎么說?」

那萊王嘆息道:「唉,丁將軍讓我撤軍,說北方戰事已經結束。」

楊東魁寬慰道:「殿下,撤軍也好,這次已經收獲滿滿了。」

暹羅此次確實有收獲,趁機拿下兩座大城,以及一大片沿海區域——緬甸在馬來半島的國土,毛淡棉以南全部被暹羅吞掉。

此外,暹羅還搶到許多財貨。

暹羅和孟人聯軍,沿途隨便搶劫,五百大同軍懶得去管,也根本管不過來。但他們搶到的東西,必須交一半給大同軍,剩下就可以自行分配了(肯定有藏私不拿出來)。

那萊作為剛剛奪位的國王,對外取得連番大勝,還擴張了大片國土,足以鞏固其統治地位。

不虧,而且賺大發了。

那萊王心里擔憂的是,中國也向南擴張一大塊,對中南半島的影響力愈發qiáng大。

而且,八百司肯定成為中國附屬勢力,今後將徹底脫離暹羅的掌控。八百司轄地,即後世泰國的清邁、清萊等地區。

胳膊擰不過大腿,既然中國讓撤軍,那萊王只能帶著部隊回國。

暹羅軍隊一走,孟人總算輕松起來。

孟族起義軍的首領們,紛紛帶著部隊北上,幾乎是一路搶過去的。見到緬人地主就殺,見到緬人百姓就搶,甚至從蒲甘逃回家鄉的緬人潰兵,半路上都被孟族軍隊殺了兩千多。

丁家盛和楊展,留在蒲甘做戰後工作,沒有帶兵殺向緬甸首都阿瓦。

他們已經撈夠了軍功,總得給友軍留一點。

又過數日,陸續傳來捷報。

黃幺大軍順利攻克安正國城。

陸良器率領的巡檢師,扔下土司聯軍和大部分輜重,急行軍翻越山嶺河谷,從東邊殺到阿瓦城下。得知國王在前線戰敗,緬甸首都的軍隊,不做抵抗就開城投降。

隨即,各路將領齊聚阿瓦開會。

黃幺率先發言道:「北邊不能只吞掉孟養和木邦,雖然邊境地勢利於攻守,但種出的糧食無法供應大軍。今後再起戰事,還得從雲南運送軍糧。至少得把安正國城的也占了,沿江有大片平原可以種地。」

陸良器也說道:「孟艮也得占下來,跟木邦連成一片,花幾十年的時間,沿途修建驛站和驛道。否則的話,今後出兵打仗,八成時間都用在翻山越嶺趕路上。」

「我贊成,細作終究不懂打仗,提供的信息必須更正。」丁家盛支持道。

將領們聯名上疏,等待朝廷命令的同時,還是把緬北土司、緬人領主、孟族首領全叫來一起。

黃幺對這些人說:「東吁國已滅,這緬甸之地,當另建新朝。天朝皇帝有令,在南邊建一國,由孟人擔任國王。又在北邊建一國,由傣人來做國王。車里土司刀木禱,歷來忠順有加,此次出兵亦有功,可做傣人國王。」

刀木禱愣了愣,隨即大喜。

他其實連土司都不是,車里土司是他侄子。而且車里到處是山,哪比得上肥沃的中緬甸平原?

「皇帝陛下萬歲!」

刀木禱激動得噗通跪地,朝著北邊磕頭:「承蒙陛下賞識器重,我若做了國王,世世代代忠於天朝,永生永世為天朝藩籬!」

這番話屬於肺腑之言,至少此時此刻,刀木禱對趙皇帝感激涕零。

黃幺又說:「孟連土司、孟拱土司,為傣國之左右丞相。你們可帶著士兵和族人,遷居此處挑選封地,具體如何可與刀木禱商量。」

這兩位土司有些懵bī,但中緬甸平原肥沃富庶,他們倒也並不怎么抵觸。

黃幺繼續說:「其余土司,可選擇遷居傣國,也可留在原籍做鎮長。」

就在那些小土司猶豫時,「傣國國王」刀木禱主動發出邀請:「你們都來吧,只要來了,個個有封地,個個做大官!」

刀木禱的思路非常清晰,他跑來做傣國國王,人生地不熟的,兵力也有些不夠,根本壓不住本地人。而那些緬北土司,也屬於外來者,完全可以抱團取暖,結成利益共同體,聯手打壓本地勢力。

小土司們有些心動,他們原有的地盤,最多有半個縣那么大,有的甚至只統治幾個村子。若是搬遷過來,瞬間地盤就大了,而且土地還更肥沃。

「我……我願去傣國。」來自木邦的孟隆土司率先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