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炒股的韓王】(1 / 2)

王梓鈞 1512 字 2023-06-01

廣州,一艘軍艦靠岸。

趙匡柏與諸多海軍士卒下船,他們有為期一個月的長假,等戰艦修補完畢才重新巡航。

趙匡柏是四皇子,柳如是所生,已經封為韓王。

他不太喜歡南京的氣氛,完全有能力考金陵大學,卻直接跑去讀海軍學校。而且不讀崇明島軍校,因為那里離南京太近,他更願意生活在廣東和福建。

趙匡柏在南京有王府,但沒住幾天,就一直空置。他參軍之後,被tiáo到廣州,於是把韓王妃也接來。

韓王跟楚王,從小就關系不好。

兩人都學習成績優異,而且年齡相彷,經常被老師拿來一起比較。但楚王的生母是皇後,韓王的生母是柳如是,老師和同學都不可避免的偏向楚王。

長此以往,韓王心里愈發郁悶,獨處時總一副憂郁模樣。偏偏人多的時候,他還得裝作若無其事。

韓王趙匡柏一直覺得,自己的學識文采,是遠遠超過楚王趙匡枰的。

但除了父皇和生母,其他人都不認可。所以高中畢業,他就懶得再學,轉而跑去海軍學校廝混。軍校畢業時,他在福州海軍學校的成績,是同屆畢業生的第二名。

現在,趙匡柏已經是軍官了,手里管著六十個海兵。

年紀輕輕,趙匡柏就叼著雪茄。

有富貴車過來招攬生意,趙匡柏也不坐,硬要走著回家——在海上巡航多日,如今只想多踩踩地面。

「股票,股票,一兩銀子就可入股!」

「印度商社一趟生意就獲利巨萬,還拿下印度國王西瓦吉的兵甲訂單。如今急欲招股增資,好為印度國王打造兵甲。遇買印度商社股票者,可到……每年都能分紅!」

「……」

股票?

印度?

還有兵甲訂單?

趙匡柏突然來了興致,跑去找沿街叫喊的小廝,要來一份對外招股的宣傳單。

他也不急著回家了,打算去買一些股票。

反正手里也有些閑錢,封王時皇室財政給了些,生母柳如是也給了些,他做海軍軍官也有薪水。另外,還有親王的俸祿,他甚至連王府侍衛都不要,侍衛開銷全折算成銀子領取。

家中佣人,全是麾下士兵的家屬,非常安全可靠,還能拉近跟士卒的關系。

管家是個中年宮女,世上已無親人,因此不願出宮,服侍生母柳如是已快二十年。

還有幾個看家護院的,全是廣州本地的退伍海軍士卒。

趙匡柏不想跟南京扯上太多關系,只每年冬天回家一趟,帶著妻子去看望父母,順便在紫禁城里吃頓團圓飯。

買股票的地方在城外商業區,趙匡柏到那里的時候,已經來了許多看熱鬧的。

黃起充那些家伙,去年沒有對外招股。等成功從印度貿易回來,立即在報紙上打廣告,又印發傳單請人沿街宣傳。

在大同新朝,廣州是最先開海的,這里的商業氣氛,比所有城市都要濃厚。

就連幾歲的小孩子,都知道跑海運很賺錢,街頭巷尾,更是有無數誰誰誰在海外發財的傳說。

以前的海商,就算搞股份制,也都是商人之間合伙,還從來沒有吸納散戶資金的先例。這回直接轟動全城,那些想要獲取海貿紅利,但又不願出海冒險的人,紛紛跑來打聽情況。

院里早就站滿了人,只見黃起充親自在那兒解釋:「這股份,一兩銀子一股。每年計算商社的總收益,然後按照總股數計算每股紅利。事先說好啊,利潤不會全拿出來分紅,得留下一部分,用於商社的後續壯大……今年只發三萬股,先到先得,售罄為止!」

「我要買二十股!」

有人立即大喊,明顯是事先安排的托,只聽他說道:「我表外甥也在做水手,聽說印度商社賺翻了,買他們的股票肯定不虧!」

「我也買十股!」

好幾個托跑去搶購,其他百姓被刺激到,也一窩蜂的往里擠。

「不要擠了,先排好隊!」

「想買股票的,排隊過來拿簽號。每支竹簽有號數,叫到多少號,再進去掏錢買股。」

「……」

越是爭搶,就擠得越厲害,生怕股票賣完了。

這種事情,發生在廣州很正常。

因為海貿bào富的傳說太多,而大部分百姓都無法參與,如今終於讓他們找到機會了。

趙匡柏懶得跟老百姓一起擠,他抬頭掃視二樓,見幾個商賈正在看熱鬧,應該就是這印度商社的老股東。

趙匡柏把海軍的軍帽戴上,然後拿出銅哨,用力一吹——吁!

尖銳刺耳的哨聲,讓混亂的現場很快安靜,大家還因為是官府派人來了。

黃起充排眾而出,拱手道:「敢問軍爺有何貴干?」

「我想進去喝杯茶,你可願請客?」趙匡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