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華散盡,只留真情(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1397 字 2023-06-03

作者:鹵蛋

這並不是一篇盡職的評論,本來也沒打算要貼出來,只能算幾天前凌晨一時軟弱,感性抒發一下,沒什麽內容。

我總覺得,一篇文能夠吸引到讀者,總是有某個方面特別出彩。有的是創意,有的是布局,有的是文筆,有的是能夠讓人共鳴……

帝王將相文中,位高權重的權臣更是屢見不鮮。翻手為雲覆手雨的人物,往往能夠滿足讀者對qiáng大者的渴望。在【回明】這篇文中,當然主角在最後也類似如此,但月關大試圖講述的是一個穿越過來的平凡人,如何一步步成長壯大的。

此文的主角楊凌,雖然在文中一直成長,作者卻沒有將他神聖化,比起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主角來說,楊凌這樣一個開始時淳厚沒有大志,後來號稱楊砍頭,卻又心存良知的主角,更讓我覺得新鮮有趣.楊凌性格機詐多智,xiōng有溝壑,其心理活動自然多姿多彩,頗可玩味。

很懷念,至少比起有些文中,某些主角自認聰明,智謀卻不入流到我不忍卒睹,手段全憑忽悠,文章里靠著【王霸之氣】一招手小弟一大群,用一點算計人的蠢計,就拿出來治國平天下……用那樣為了一己私利就去殺人放火的xiōng懷安邦定國,竟還能被文中配角女角們不停的誇:「xxx實在是天縱英才!」之類的白痴小說來得高竿的多。

不過這類文多,寫雷文也不要緊,大家炸飛了就飛了,反正還能回地球來,到現在也沒聽說有討要蟲洞過路費的………現實就是這么現實啊,白馬王子不是批量生產,天上也從不掉餡餅,雖然覺得冷,但也只能凍著……

剛才看到書評區某些的大人論述,說到回明即將到達結尾,我私下和台灣的朋友討論,有些朋友認為小說的結尾一定得有莫泊桑式的出人意料,才顯得有種凋謝前乍然盛放的感覺。我倒是不以為然。……其實長篇講究水到渠成,短篇才喜歡出人意表,刻意的cào作之下就顯得匠氣。

現在很多文完全就是在碼字,看誰寫的多,完全不考慮情節的合理性,從頭到尾都沒能看明白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故事。而月關大人在《回明》里面情節構思的巧妙則讓人擊掌。

回明該文情節出人意料,又一環扣一環,伏筆千里,令到閱讀過程充滿樂趣和懸念。情節在字句里猶如流動的暗cháo,最終洶涌而出,又如cháo水一樣,又迅速退去。………讓人不禁懷想,那特定的時代環境,不可抗拒歷史洪流,將會把人的命運推向何方?

可以這麽說,不管是戰爭還是yīn謀,月關大非常擅長「解扣」與「下扣」的寫作方法,使得情節是一環套一環,懸念迭起,有趣又扣人心弦。這是對文字的一種駕馭能力。

在細節方面,讀者可以感覺到他計劃的線索,卻看不到出手的痕跡。他可以帶著極右的思想去做極左的事情,然後用最真誠的語言省略了最狡猾的布置,這是比較難得的,

這一來跟作者思維有關,二來跟作者筆頭工夫有關,以及當中互相配合的jīng密與時差,這些技術上的處理都值得稱贊。

看月關的文,即使他只是形容一些鄙薄的小人物,但那些小人物的心性,豈不是更類似於我們自己,有時候突然「哈」一聲苦笑,消散在涼薄的空氣里。因為我看到了自己。……或者說,那些小人物的想法心態,讓我真正的感同身受。………即使是社會最低層的一棵草,也有自己的幻想。

月關對人性的剖析達到一個較高的境界。他把西方文學細膩的心理描寫和東方傳統白描手法很好地結合了起來。細細體會便能發現,文中人物那些小人物的行為,在他的描寫下都顯得那么自然而然,甚至可以理解和體會。其作品有著較qiáng的邏輯性,而這種邏輯性就來自於他對人物心理的分析與對人性的詮釋。

主角及配角種種或高尚或丑陋的念頭、或自卑或自負的心態其實有著很大的普遍性,他們所思所想就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所思所想。或者說這就是我們本身的屬性之一。

回明這篇文章很多設定,都有意無意地讓人性在狹小的空間發生直接的碰撞、產生激烈的化學反應。人與人的利益關系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體現達到了極至,像一塊壓縮餅干,濃縮了社會的惡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