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恩威並施(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2693 字 2023-06-03

弘治皇帝有點兒怕老婆,雖說大事不糊塗,但平素極是寵讓皇後,這時見她大怒,也不禁嚇了一跳。張皇後怒視著李東陽,新仇舊恨涌上心頭,一雙俏目幾欲噴出火來。

昔日自已誕不下皇子,這班人便整日地上書要求皇帝納妃。昨日李東陽奏了哥哥一本,又將他關入了大牢,今天他藉著楊凌的事情竟然敢當面對自已指桑罵槐了,這還得了?

張皇後冷冰冰地道:「皇上選賢任能,首重德行。楊凌結發之妻重患在身,性命危在旦昔,此時若楊凌接了聖旨,棄下妻子上朝面君,那便如何?

那便是喪盡天良、天地不容!天地君親師?哼,你們也曉得天地君親師!一個人不修德性、不敬天地、不重情意,會是個忠孝仁義的君子么?那時他上朝面君是敬畏君王呢還是貪慕榮華富貴?」

張皇後說著不禁瞪了寶貝弟弟一眼,這個小弟實在糊塗,這群讀書人慣會含沙射影的伎倆,他竟然瞧不出來,還跟著瞎起哄。

張皇後話風一轉,轉而對弘治帝嬌聲道:「陛下,臣妾知道陛下惱怒楊凌有負聖眷,可這也正說明陛下慧眼如炬識得人才呀。自古以來的賢臣有幾個沒有觸怒過天顏的?楊凌不貪權不圖利,重情重義,頗有古賢者之風呀。

昔年漢光武帝時宋弘不也以『糟糠之妻不下堂』為由拂了聖意么?唐太宗時房玄齡妻還當庭拒旨呢,這兩位古之明君都沒有降罪於臣子,可見只有聖君臨世,才會有這等賢臣出現啊」。

李東陽挪動了一下跪酸了的腿,砸巴砸巴嘴,好象在品滋味兒:「嗯,皇後娘娘這話我愛聽,看來女人還是得讀書,要不然哪說得出這話來啊」。

張延齡被姐姐瞪了一眼,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直到這時才明白過來:「哎喲,敢情這幾個老家伙是當著和尚罵禿子,暗勸皇上別寵幸正宮呢,嘿,這些讀書人還真是一肚子彎彎繞啊」。

想通了這一點,張延齡立即扯著嗓子道:「皇上,皇後娘娘說的對,楊凌不該殺!」

弘治被皇後一番話打動了,想想皇後說的也有道理,楊凌真要棄結發妻子生死於不顧上朝見駕,這樣的人以後還敢用他么?」。

他正琢磨著,陡聽國舅爺喊了一聲,不由奇怪地道:「建昌侯方才不是建議將他明正典刑、公示天下么?怎么又不該殺了?」

建昌侯臉上一紅,說道道:「這個這個,微臣也是剛剛想得明白,事有輕重緩急,當然君事重、家事輕,但是面君也沒有急事嘛,救人的事卻緩不得,這個」。

劉健聽他說得費勁兒實在忍不住了,忙chā嘴道:「皇後娘娘說的對,皇上是仁愛之君,才有賢良之臣起而效之,楊凌此舉,實是陛下教化之功,善莫大蔫」。

千穿萬穿,馬pì不穿,弘治帝雖知這老臣的心思,卻仍忍不住輕笑,他坐回案旁,思索片刻,呵呵一笑道:「都起來,都起來,被這楊凌一鬧,吵了朕和諸位愛卿的興致,來來,繼續飲酒,楊凌的事么暫且擱下,明日再議吧」。

皇帝要擱置再議,等於把一個比宮門還大的風向標矗在臣子們面前,只要不是瞎子,誰還看不明白?這人不立刻抓起來,還要改日再議,議什么?議是抬著錦輦去抓他還是扛著枷鎖去抓他不成?劉健等人放下心來,心中十分歡喜。張皇後也覺得扳回了李東陽一局,是以洋洋自得,宮筵上杯籌交錯,頓時呈現出一派皆大歡喜的美好局面。

*********************************

楊凌緊擁著yòu娘軟軟的毫無生氣的身子,正焦慮萬分,忽聽她yòu娘呻吟了一聲,頓時如聞仙樂綸音,他興奮得聲音發顫地喚道:「yòu娘,娘子?」

又過了半晌,yòu娘qiáng撐著又應了一聲,楊凌大喜,他緊了緊汗水淋漓的手掌,眼見yòu娘疲憊不堪,仍是睜不開眼來,生怕她再昏睡過去,他忙貼著yòu娘的耳朵說起話來:「yòu娘,你快點兒醒過來呀,你喜歡相公抱著你說話,等你身子好了,相公天天晚上抱著你,陪你聊天,好不好?」

「我的親親娘子,相公舍不得離開你。前兩天你不是說要去買棵棗樹種在院子里么,改天咱倆一塊兒去買,在院子里種上棗樹,你說要養jī,那咱就養jī,對了,再養條看門狗,jī飛狗跳的才夠熱鬧。

yòu娘,京城比不得鄉下,你一個人呆在家里,又沒什么消遣的事做,等你好了,我就和你早日生一個,不!生一打小寶貝兒,讓你一刻也閑不下來,你喜歡么?你要活著才能陪相公去做這些事,要不然相公就要再討一個漂亮妻子,陪她聊天、陪她種樹、陪她養」。

「不不要」,韓yòu娘身子扭動了一下,忽然呻吟著說了一句。楊凌的話一下子停住了,他僵了半晌,才從yòu娘濕膩的發絲間猛抬起頭,狂喜地盯著她。

燈光下,yòu娘的臉蛋兒仍是一片病態的嫣紅,鼻尖上冒著細密的汗珠,但是頸項間玫瑰sè的疹紋已經完全消失,那種灰敗的氣sè也不見了。她長長的眼睫毛抖動了半晌,微微睜開眼睛,卻又疲倦地閉上,呻吟著道:「相公,人家好倦,不想睜眼」。

楊凌忙不迭地道:「好好,不睜,不睜,你這樣就好,這樣就好」。

屋子里一片靜謐,只聽到兩個人怦怦的心跳聲,楊凌感覺yòu娘的小手漸漸有了暖意,用臉頰輕觸她的額頭,已經只是溫熱,他不由長長地舒了口氣。

又過了半晌,yòu娘才似攢足了力氣,她扭動了一下嬌軀,弱弱地道:「相公,好熱呀」。楊凌忙道:「別動,小心受了風,葯丸還沒化完呢」。

yòu娘溫順地嗯了一聲,喘息著道:「相公能不能輕一些兒,yòu娘喘喘不上氣來」。

楊凌差點兒以頭搶地,感情yòu娘是被自已壓得喘不上氣來,他還以為yòu娘到現在還沒力氣說話呢。楊凌急忙以肘支地,稍稍撐起了身子,韓yòu娘喘息一陣,慢慢地張開了眼睛,她打量著楊凌汗水淋漓的面龐,愛憐地道:「相公,yòu娘感覺好多了,你你歇息下吧」。

楊凌嗯了一聲,稍稍移開點身子側靠著她,yòu娘閉上眼睛,過了會兒又輕輕地道:「相公,yòu娘還想聽你說話」。

「嗯!說說什么?平時都是我睡著,你趴在我耳邊說啊」,楊凌愣愣地道。yòu娘微帶著絲羞意道:「象剛才那樣的話兒,yòu娘都沒聽相公說過,我好喜歡聽」。

***************************

楊凌抗旨救妻的消息在北京城一傳開,全京城無論高低貴賤所有的『衣服們』便全部站在楊凌一邊為他搖旗吶喊了。

京中的官員也分成兩派,彼此爭得面紅耳赤、吵得不開可交。結果當天一下朝,家中有女兒的大臣便受到一番疲勞轟炸,晚上又被妻妾們撲面一片枕頭風,立場不堅定的立刻便豎起了白旗,決定對這事兒裝聾作啞不置一辭,倒楊派立即變得人單勢孤。

皇上沒有立即下旨緝拿楊凌的消息一傳開,一些第六感比較敏稅的言官就開始站到了楊凌一邊,查考古例、翻閱卷宗,開始未雨綢繆,為楊凌的行為尋找起理論依據來。

京中的舉子們對此也多有議論,有個叫嚴嵩的江西舉子更是寫下了一篇長賦到處傳揚,先把弘治帝誇得花團錦簇如堯舜再世,又引經據典,大肆贊揚楊凌是受了陛下教化,君明臣忠,一通兒吹拍,似乎非如此君便不是明君,臣便不是忠臣了。

楊凌自已也忙得不可開交,他修書一封,托吳傑帶回jī鳴,叫韓氏父子立即進京。以他想來,這番抗旨不死也要坐牢,yòu娘病體初愈,如何受得了這個打擊,是以根本不敢向她提起,只盼韓氏父子能早日到京,yòu娘也好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