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詭譎難明(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6293 字 2023-06-03

第124章 詭譎難明

廖管事見楊凌捧著茶杯若有所思,忙忐忑不安地探問道:「大人,可是......可是這茶葉不合您的口味兒?」

「啊?哦!哪里哪里,這等極品好茶,本督在京師也是從未品嘗過,馨香撲鼻、渾身舒泰啊!」

楊凌見他詢問,忙從懷中摸出一方錦帕攤在桌上,扮出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樣說道:「廖管事可否將這極品好茶勻給本督一些,喝了你這茶水,本督這口味被吊起來了,尋常的茶葉實在是淡而無味呀」。

他說著向高文心遞個眼sè,高文心忙掏出一錠足足十兩的小銀元寶來遞過去。

廖管事聽他贊美不覺受寵若驚,他欣然掏出那小袋茶葉雙手奉過道:「瞧大人說的,大人喜歡這茶,做為杭州人,小的是與有榮焉吶。呵呵,這點茶葉小小心意不成敬禮,請大人笑納,路上暫且品用,等到了地界兒,恐怕莫公公還要對您有番大孝敬吶」。

楊凌心中暗暗冷笑:「莫清河欺上瞞下,以次充好,竟把極品貢茶都掉了包兒,他豈敢把極品貢茶給我見到?」

廖管事極力推托不接他的銀子,楊凌只好叫高文心收了銀子,接過了廖管事手中茶袋。

一陣風來,吹起了他桌上手帕,廖管事眼尖,一眼瞧出是極品蘇綉,不禁驚喜地道:「大人這方手帕可真是極品吶」。

他說著輕輕拈起手帕來,打量著上邊鮮艷欲滴的梅花,贊嘆道:「好針法,江南女子性情柔和,心靈手巧,最是擅長慢針細活,但是要掌握這等針技。許多姑娘就是窮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得窺門徑,這方錦帕可是真正的大家之作,有價無市,不好找呀!」

那手帕是永福公主包裹蟠龍玉鐲的,當初被楊凌順手揣在懷中,開始還想還給公主,可是等了幾日也沒有機會再見到她。

楊凌一想在現代一個名星,那鞋子衣服都不知有幾百套。何況一個堂堂的大明公主呢?想必一塊手絹人家也是不在意的,就順手揣在了身上。要不是這東西是他順手摸來的,拿去送給yòu娘實在有愧心意,他早就借花獻佛了。

這時一聽廖管事將這小小一方錦帕誇地如此昂貴,他倒有些後悔沒有將它送給yòu娘了。張天師聽了一時好奇,拿過來端詳道:「不錯,果然是蘇銹中的上上佳品,呵呵。只是這花sè太艷了些,楊大人帶著不甚合適」。

他邊笑邊將那方手帕展開,瞧見右下角那枝古干上的梅花稍有些古怪,湊近了仔細打量兩眼,忽然瞧出了其中門道。把張天師嚇了一跳,差點兒一松手讓那手帕隨風飄了出去。

夜sè幽暗、燈光昏黃,旁人沒太在意那帕角一朵梅花,可是張天師整天研究符籙。龍虎山那些道家古籍很多都是上古珍物,上邊文字都是極古老的東西,所以對於古篆字張諺碩極為熟悉。

他見那帕角梅花竟是綉的四個篆字,然後以四個梅花小篆拼成一朵梅花圖案,若是不識的那字還真就不認識,當真是費盡心思、巧奪天工。

細細一瞧那綉的文字竟是『永福秀寧』四字。永福公主閨名叫做朱秀寧,張天師在宮中為皇室設壇祈福時已經曉得,這時一瞧手帕上有永福和秀寧的字樣。如何猜度不出這是公主貼身之物?

張天師嚇地心頭怦怦亂跳,莫說楊凌早已娶妻有妾,就算他現在不曾娶妻,也沒有和公主私贈信物、暗通款曲的道理,難道......難道楊廠督膽大包大,竟和公主有了私情?

「明哲保身、明哲保身!」,張諺碩自從伯父被放逐之後,和父親一樣。處處小心謹慎。唯恐觸了皇室的逆鱗。一發現這皇室丑聞,他馬上裝得若無其事的將那錦帕送了回來。心中暗暗發誓:「今生絕不再讓人知道自已認得梅花古篆」。

楊凌雖說來了這時代有些時日,也知道些禁忌,可是哪能如履薄冰,遇上件事兒就思前想後的,所以壓本就沒在意,他大大咧咧地接過手帕,往懷里一揣,笑道:「那么,本督便謝過廖管事了」。

張符寶藉口身子不舒服,沐浴更衣,入定整整一個時辰,才覺得神清氣爽,有了些感覺,忙拿起卜算工具為自已又卜了一卦。她的道行有限,算了半天仍是只卜出第一句來,就這一句也和父親送給她的批語一模一樣,小姑娘更是心癢難搔。

她知道哥哥道行比自已要深一些,有心請他為自已卜算驗證,可是這卦詞事關她的終身,一個十三四歲地小姑娘,哪有忒厚的臉皮急著找哥哥給自已卜算未來的如意郎君呢?

張符寶雙手拄著下巴,撲閃著一雙大眼睛沉吟道:「半lún明月一江水,白骨山上滌紅綃。兵戈起時春影動,老君像前許良人」。

張符寶反復念了幾遍,恨恨地一拍桌子道:「臭爹爹,對自已女兒也裝神弄鬼,算不出來就拉倒,算出來了直接告訴我不就行了,害得我還要猜來猜去!」

她懊惱地跳下床,推開窗子望著天邊的明月一雙明亮的眸子閃著光澤,痴痴地發了半天怔,心中暗想:「不會是他,一定不會是他,他有了妻子地,我寶兒豈是給人作妾的命?

他再了不起我也不可能嫁給他,一定是我胡思亂想,半張大餅怎么也不能算是半lún明月吧?再說我是落在運河里。可不是江里,打機鋒也不是這么打的,再說後邊三句和他全不搭邊兒嘛」。

張符寶想到這兒似乎有些放心,可是想到這番巧和未必與他有關,又沒來由地有點兒煩悶,她跺了跺腳,刮了刮自已的臉蛋,羞道:「你才多大?就cào心這些事情。沒出息地丫頭!」

她悶悶地拉開艙門,見有一個番子剔著牙路過,這才覺得腹中空空,忙向他問道:「喂,開飯了么?」

船上的人現在都知道她是女人,也知道是張天師地妹妹,國師的妹妹這些番子可就不敢無禮了,那番子連忙施了個禮道:「是的小姐。廠督大人和天師已下船去了河邊就餐」。

張符寶聽說他們下船卻沒叫自已,不禁冷哼一聲道:「帶我去,我也肚子餓了」。

高文心本來站在楊凌一邊侍候,被楊凌qiáng令她坐在身邊,這時她一邊斯文地嘗著蟹黃。一邊麻利地不斷挑著蟹黃蟹肉,及時送給有如牛嚼牡丹一般吞咽的楊凌。

楊凌品茶,她卻小口抿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糖姜湯。小船兒輕搖、輕柔的濤浪聲若有若無,滿頰紅脂溢香。果真愜意地很。

張符寶下了大船,在那番子的引領下來到小船邊,瞧見眾人悠閑模樣,心中更是有氣,也不等幾人招呼她坐下,就毫不客氣地撿了個座位一pì股坐在那兒。

她仍穿著一身道袍,但是長發披散、俏可盈盈,顯得十分嬌憨可愛。可是她拿起一個大螃蟹,那吃相倒與楊凌有得一拼。

只聽廖管事笑道:「所以說啊,吳儂軟語,又甜又糯地,倒真的是很好聽,蘇杭女子講話一向細聲細氣、甜美悅耳,有人說,聽她們吵架都是一種享受呢。」

楊凌笑道:「是么?啊啊。杭州我去過一次。不過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呃......以前,行sè匆匆的。倒不曾品味這街巷間的風情」。

張符寶啃著螃蟹,聽他們說的眉飛sè舞,連哥哥都似悠然神往,不禁冷哼一聲道:「聽說欽差大人興師動眾的下江南,是有公事要辦吧?你坐在這兒吃東西,岸邊都站了幾十號地保鏢打手,等到了蘇杭准備帶上百十號人去巷子里聽人家姑娘聊天嗎?」

楊凌聽了有些尷尬,高文心卻莞爾一笑。

廖管事見勢不妙,連忙岔開話題道:「小地多嘴了,其實大人去了當然是看風景,鑒賞一番江南水鄉風景。說到風景,明天咱們便到了杭州,杭州風景殊異之處甚多,首推便是西湖十景。西湖邊上地風景有許多傳說故事,最為出名地便是雷峰塔」。

廖管事見來了張符寶這位大小姐,不敢再談江南女子特sè,轉而講起神話故事來。雷峰塔的故事楊凌當然知道,不料廖管事講的與他所知的竟皆然不同。

從他口中說來,卻是宋朝紹興年間,西湖中有個千年修煉地白蛇妖和青魚幻化的使女,雨中遇到一個開葯店的人叫許宣,兩人由此生情結為夫妻,但那白蛇青魚均是妖jīng化身,不知人間禮數,時常丟了許仙臉面,讓他難堪不已。

幸好金山寺有道的高僧法海看破二妖地原形,將一只有法力的缽盂交給許仙,許仙趁她們不備時用缽盂罩在二妖頭頂,二妖現了原形被法海擒住,青魚試圖逃跑被法海破了法力打回原形,白蛇則被高僧鎮在雷峰塔下,永世不得超生。

廖管事講罷笑道:「法海和尚還曾留下偈語道:『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這西湖水怎么會干呢?所以白蛇妖便也只能永遠鎮雷峰塔下受盡煎熬了。

那位許宣被高僧搭救,從此洗心革面,行善積德,後來又娶妻生子,兒子還中了狀元,也算積善人家了。」

敦料張符寶聽了怒道:「那個許宣太無心肝,白蛇雖是妖jīng,和他卻是兩情兩悅,又不曾害過他,他看不慣人家的行為,也該念夫妻之情讓人家離開,怎么倒幫著惡和尚讓妻子在雷峰塔下受苦。自已卻停妻再娶還什么子孫滿堂、享盡榮華富貴,這還有天理么?」

廖管事沒想到講個故事也要受她斥責,不禁張口結舌地怔在那兒。張天師見了笑罵道:「符寶,這不過是個傳說故事,你計較些什么?」

楊凌被想到這時的白蛇傳竟是這樣一個版本,一時興起,他便把自已所知的故事講了出來。雙蛇出世、斷橋相遇、峨嵋盜草、水漫金山、法海遁逃的故事娓娓道來,比廖管事那個故事不知生動感人多少倍。不但張符玉聽的津津有味兒,便是高文心也聽入了神。

張符寶聽到夫妻團圓,同升仙境的結局,喜笑顏開道:「這個故事才好聽」。

她拿起只螃蟹得意洋洋地道:「那位青青姑娘拿了三昧真火燒法海,那可是我道家神技了,哈哈,法海被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就藏在這蟹殼中么?

楊凌心中奇怪:莫非這時地人還不曾發覺那蟹殼中象個和尚般的紋路?他忙拿起只蟹來。剝開蟹胃果然找到一個形似打坐和尚的痕跡,形神兼備,惟妙惟俏。

楊凌笑遞給張符寶道:「你看看,那法海在蟹身上藏得久了,就如達摩面壁九年。留下了這個影子,你瞧瞧是不是個和尚?」

張符寶接過來就著燈光一看,不禁驚喜地叫起來:「果然有和尚,果然有和尚。哥哥,原來這不是故事,以前一定真的有這樁事兒」。

張天師、廖管事、高文心都驚訝異常地各自打開個螃蟹觀看,瞧的嘖嘖稱奇,廖管事已喜孜孜道:「世上竟有這般奇事,這蟹中竟有一個和尚,怎么原來就沒人注意呢?哈哈,真是有趣。小的是杭州人,都不曾聽過這事兒,回去將此事說與人聽,必定轟傳一時」。

楊凌聽的一怔,這故事不知經過幾代人充實完善,又穿鑿附會些古跡奇聞才成了後世那個版本,自已一時口快說出,它倒要提前面世了。

高文心也從未聽說過這個故事。一時也陶醉在白蛇許仙的愛情故事當中。她感慨一番,借著燈影地掩飾。悄悄地看著楊凌英俊瀟灑地模樣,心中只是想:

白蛇感念樵夫救命之恩,敢於化身為人嫁他為妻,我......我是奴婢身份,卻連個妖jīng也不如,如果算也只能算是那個青蛇婢子,為人作嫁,忙來忙去,仍是成不了正果」。

高文心想到這兒,暗暗啐了自已一口:「啐!你在亂想些甚么,人家青蛇可不曾打過她家相公的主意呀」 。

她瞧沒人注意她神sè,心中不禁又瑕想道:「那青蛇無怨無悔如此付出,真地只是出於姐妹情意?她......她有沒有喜歡過那位許仙公子?如果她對許仙表白情意,小姐又和她情同手足,許仙會不會......會不會娶她進門兒?」

夜深了,風大了,水面激起白sè的浪花兒,一波一波地拍打著小小的漁船,高文心的思緒也象那波浪中的小船兒一般盪漾起來。

月華如練,輕濤拍岸,秋風徐來,眼波朦朧。心兒,無酒也醉。

迎接欽差地官駕在碼頭上早已等候多時。太陽還未落山,糧茶道鎮守太監莫清河、蘇杭織造兼掌御用龍衣鎮守太監李大祥、水陸關稅鎮守太監袁雄站在人群最前邊。

楊凌身為內廠廠督,南巡稅賦征收之事,與三司並無太大干系,但目前楊凌的身份實在非同小可,是以浙江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也趕來相迎,杭州知府楊孟瑛身為地主反被擠到了一邊。

由於信使嘴快,把張天師搭乘楊大人的官船同來杭州的消息給傳了出去,本地幾大道觀的道長們也興高彩烈來到碼頭上迎候祖師爺,和一班當地士紳名流擁擠在一起。

典史、巡檢神sè緊張地領著百十個衙門維持著秩序。

玄黃團龍旗剛剛映入眼簾,人群就sāo動起來,三大鎮守太監和諸位官僚提起袍子緩緩步下石階。走到碼頭上。大船一靠岸,士紳們組織地鑼鼓隊就聲樂喧天,鞭炮響聲密密匝匝連成一片,一時硝煙四起。

踏板放下,百余名番子在兩個百戶的帶領下搶先下了船,雁翅狀左右一分。楊凌和張天師連袂而下,頓時碼頭上一片亂七八糟的高呼:「歡迎提督內廠、侍衛親軍欽差楊大人!」「無量天尊,弟子恭迎天師法駕光臨!」

張天師和楊凌瞧了這通亂不禁相視一笑。張天師此來杭州本來就是私人身份。不想和官方太過糾纏,他和迎上來地諸位官員宣喧一番,就帶著妹妹迎向了本地諸道觀地道人和信徒。

楊凌面前一眾畢恭畢敬的官員簇擁著他,糧茶稅監莫清河莫公公當先走上前來,微笑施禮道:「欽差大人一路風塵,真是辛苦了。卑下莫清河與李大祥、袁雄以及三司官員恭迎大人」。

楊凌看了他一眼,只見這位莫清河年約四旬、身材高大,生得儀表堂堂。雖是他是鎮守地方的公公。品秩不及京中司禮監的公公們,可是或許是因為不在天子腳下服侍,倒不象京中那些權柄甚重的司禮監首領們一般肩背總是習慣性地躬著,昂首挺xiōng那份風度氣質看著實在不凡。

後邊兩個太監就相形見絀了,織造太監李大祥細皮白肉、眉清目細。還真有那么幾分女人味兒,袁雄掌著關稅司,同時任龍山衛數千軍兵的監軍使,卻瘦小枯干、尖嘴猴腮。一襲袍子空空盪盪的,仿佛風一吹就能吹上天去。

二人也忙上前見過楊凌,楊凌不但是欽差,是內廠廠督,而且今後也是三人地直接頂頭上司,這三個地方上地土皇帝對他自然卑言屈膝極盡諂媚。

等三人拍了一陣馬pì,布政使司牛大人才和另兩位大人上前,向楊凌笑道:「恭迎欽差大人。楊大人一路辛苦,我等已在『醉仙樓』設下酒宴為大人接風洗塵,請大人換乘官轎,你我到了地方再把酒言歡、開懷暢飲」。

這幾位地方大員可比不得那幾個太監,楊凌也不敢對他們無禮,忙抱拳道:「本督奉旨巡查,諸位大人百忙之中還來接迎,實在惶恐之至。其實在下一路勞乏。此時最想沐浴一番。好好休息,實在不想勞動各位大人」。

莫清河聽了忙諂笑道:「廠督大人。這『醉仙樓』便在孤山腳下,與您的欽差行轅不過一里路程,諸位大人都是一番好意,廠督大人就不必推辭了」。

楊凌聽他這么說,倒不好太過推辭。這種官場上的應酬本就是互相給面子的事,你要是不去,給人家省了錢,人家心里還肯定不樂意。他只好含笑道:「既如此,那就勞動諸位了」。

莫公公欣欣然地叫人上船把高文心和楊凌的行裝送往行轅,自已和諸位大人、當地名流陪同楊凌,光官轎就有數十頂,前方鳴鑼開道,浩浩盪盪直奔『醉仙樓』而去。

這『醉仙樓』是杭州最高檔、最有名的酒樓,位於孤山腳下。京師的高檔酒樓雖也是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可論意境就沒法子跟這兒比了,楊凌一腳踏進酒樓還當進了一座園林,寬大地庭院里回廊九曲,鳥語花香,院中幾棟小樓別致jīng巧,不時傳出淡淡優雅地琴聲。

一行人過了三重院落,沿著潔白地小石子鋪就的小路拐過一處小橋流水,穿過一片竹林,才見一幢小樓,修長高大地竹子將紅sè小樓掩映其中,翠竹搖曳,靜雅幽閉,令人心曠神怡,瞧得楊凌疲乏地身子頓時為之jīng神一振。

方才在轎中他還未來得及瞧瞧這江南景sè,此時只看了這一角,果然如同仙境一般。眾人進了樓分賓主坐了,還未及敘談幾句,一行藍布素裙、衣帶飄飄的女子就端著瓜果香茗飄然而至。

衣也翩躚,人也翩躚,眼橫秋水。眉如遠山。這些女子姿容並非絕sè上乘,可難得的是五官都是那么的jīng致,一顰一笑,一行一止都帶著水鄉女子特有地散淡溫婉。

若說方才所見的園林是一處脫俗的風景,這一行如風拂楊柳地女子何嘗不是一道淡雅的風光?

楊凌瞧了眼中不禁露出一絲贊賞的目光,莫清河瞧見了,與對面的袁雄相視一笑,一起舉杯道:「廠督大人自北方來。必然酒量不俗,江南水酒,清淡醇香,請大人先滿飲三杯,今日我等不醉無歸!」

欽差行轅設在一處庄園內,這座豪宅是稅監莫清河的宅邸,占地近頃,分前院和東西跨院兒。如今西跨院全拾掇出來,暫做了欽差行轅。